2020新型冠状病毒概况:新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播阶段性明显

阅读:

全球传染病概况:旧传染病死灰复燃,新传染病不断出现,呼吸道传染病首当其冲。根据传染病是否曾经出现,目前全球爆发的大规模传染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原有传染病,该类传染病原本控制的较好,但突然重新对人类造成威胁,如中国1949年以后结核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第四次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开始回升;另一类是新发传染病,指近20-30年间人们新认识或新发现的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如2003年中国和其他国家爆发的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和在英国发生的疯牛病等。

根据传播途径,传染病可分为肠道、呼吸道、自然疫源及虫媒、血源和性传播四类,其中,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人体呼吸道侵入人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途径较多,对人体和社会危害较大。近年来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MERS、甲型H1N1流感等均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图:目前全球出现较大的主要疫情种类

2020新型冠状病毒概况:新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播阶段性明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疫情特征:多来源于动物,呼吸道类疫情可比性强。我们统计了近年来几次较大的全球性疫情,包含21世纪以来爆发的SARS、MERS和甲型H1N1流感,以及流行多年的埃博拉及疯牛病疫情。这几类病毒主要特征如下:

1)病毒来源多于动物。SARS病毒的来源为菊头蝠,MERS病毒的来源为单峰骆驼,多数研究认为埃博拉病毒的来源为果蝠,而疯牛病的病毒来源为含有BSE病原的反刍动物肉骨粉。

2)多数具备人传人的可能,成为大规模扩散的基础。除疯牛病不会人传人外,其他病毒均具备人传人的可能性。“人传人”相比“兽传人”扩散可能性更大,容易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3)呼吸道类疫情可比性较强。对比全球发生的三类重要呼吸类疫情:SARS,MERS和甲型H1N1流感,发现其存在以下共同特征:

①基本遵循致死率越高,传染率越低的特点。病死率看,MERS>SARS>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看,MERS<SARS<甲型H1N1流感。且相比于疯牛病和埃博拉达到90%-100%的致死率,SARS,MERS和甲型H1N1流感这三类病毒的致死率明显较低;

②潜伏期较短,多在半个月以内。SARS潜伏期多为3-6天,MERS为2-14天,甲型H1N1流感为1-3天,均在半个月以内;

③几次严重的疫情出现地区对我国参考意义较大。我国均出现过SARS和甲型H1N1流感,MERS病毒出现在与我国临近且经济较为发达的韩国,美国也爆发过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比埃博拉病毒主要流行于非洲等欠发达地区,这几个国家应对疫情的措施和市场反应对我国参考意义较大。

表:全球范围内主要疫情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传播:阶段性明显,呼吸类疫情周期在一年以内。从经典SIR模型看,疫情传播呈现三个阶段。SIR模型将总人口分为三类:易感者(S)、染病者(I)和恢复者(R)。单位时间内,一个病人能传染的易感者数目与此环境中易感者总数成正比,比例系数为β,从染病者中移除的人数与病人数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γ。在经典的SIR模型下,感染人数会呈现出“增长缓慢-快速爆发-逐渐衰退”较明显的三阶段特征。

近年来因呼吸道传染病在全球主要国家爆发的疫情情况,也遵循较明显的三阶段特征:

1)初期(10余天到3个月):新发病例较少,增长速度与医疗卫生体系相关。甲型H1N1流感从5月传入我国,政府早期实行“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因此经历了3个月左右的疫情平缓扩散阶段;SARS的传播在3月8日至4月11日基本处于此阶段,持续约5周;韩国MERS疫情扩散速度较快,2005年5月20日确诊第一例MERS输入病例后,6月初即迎来发病高峰,主因一方面政府在疫情初期对疫情认识不足,反应迟缓,另一方面韩国医疗体系以私立医院为主,存在逐利性。

2)大规模爆发期(10余天到4个月):多因素催化疫情爆发,防治措施达最高水平。4月中下旬到5月初,伴随着科研机构完成对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的测定和春运返乡潮的催化,非典确诊病例大幅增加;8月末到12月为甲流高峰期,伴随中小学生开学,新增大量青少年病例,报告病例的新增县区数快速升至高水平,扩散至全国大部分县;2015年6月,韩国MERS疫情迅速扩散,感染人数超过位于中东的阿联酋成为世界第二大MERS发病国,6月7日达到这次疫情发病最高峰,1天之内新增确诊者23人。

3)衰退期(2-5个月):疫情开始得到控制,防治措施显现。2010年1月下旬以后,甲流进入流行后期,每周新增病例数回复到较低水平;5月,非典防控效果开始显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发病例迅速下降;韩国MERS疫情中,7月4日后,未出现新的MERS患者,7月27日,最后一名隔离者解除隔离,韩国MERS疫情基本告一段落。

1.2.非典复盘:发病到高峰时间历时6个月,宏观数据第3季度开始恢复

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的非典疫情从发现到高峰大约持续6个月,发病人数不增多为旅游出行人数的恢复关键拐点。复盘国内2003年非典疫情的时间轴,可将其大致总结为4个阶段:1)最初预警阶段:从2002年11月16日中国广东最初发现首例非典型肺炎病例,到2003年2月10日增多至305例为止,该阶段疫情由不为人知到相关谣言四起,但仍未引起高层重视且国内官方媒体尚未开始对之报道。

2)初步反应阶段:从2003年2月10日广东省各主要媒体对非典型肺炎进行公开报道,到2003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非典型肺炎问题为止。该阶段疫情在传播上已开始快速扩散,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以及越南、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都陆续出现了多起非典型肺炎病例,并引起国际关注。期间,中国大陆由于对患病人数的瞒报和舆论维稳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指责。

3)全力应对阶段:该阶段的标志性时间为2003年4月17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该会议上高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非典型肺炎的严重程度和潜在威胁,开始全力以赴应对,并采取了包括人事任免在内的各种必要的紧急措施;总理温家宝正式警告地方官员,瞒报少报疫情的官员将面临严厉处分。2003年4月20日,宣布北京的疫情从原先有所隐瞒报告的37例,突然暴增加至339例,北京多所高校已经宣布停课;4月22日紧急启动小汤山医院作为防治非典的专门医院;五一长假受严格控制人员流动被直接取消。

4)疫情消退阶段:在2003年6月15日,中国内地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转确诊病例数均为零的“三零”纪录;当年6月23日,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非典确诊人数开始不再增多且呈下降趋势;WHO分别在6月23日和6月24日将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移除疫区名单。当年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