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市场分析:新车免检年限高于国外,未来频次提高可期
TAG标签:机动车检测, 强制检测,维修检测,
检测运维端:我们测算国内2019-2021年机动车检测频次为2.1/2.3/2.4亿次(CAGR为8%),检测市场空间为630/676/723亿(CAGR为8%)
(1)国内轿车强制检测频率与国外相当,但新车免检年限高于国外,未来频次提高可期。
(2)放开机动车检测限价,提价有望增加检测站数量;
(3)推动检测与维修I/M制度,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检测设备端:我们测算国内2019-2021年“新建+更新+升级”带来的设备增量合计220亿元,CAGR超20%。
(1)新建:2019-2021年新建检测站带来的设备增量合计160亿元;
(2)更新:预计每年市场空间约16亿;
(3)升级:预计排放标准升级带动设备升级市场约20亿。
机动车检测站行业分散,民营化有利于改善格局
强制性检测是目前在用车检测主要业务。在用车检测分为强制性检测和非强制性检测。其中:
(1)强制性检测分为安全检测、环保检测、综合检测,分别对应政府主管部门公安部、环保部、交通部;其中:非营运车辆须通过安检和环检,营运车辆必须通过安检、环检和综检。该业务特点是“监管驱动”,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治理与管控的压力不断加大,强制检测覆盖将持续扩大。
(2)非强制性检测主要是维修检测、二手车检测等主动检测,目前市场还未普及。该业务特点是“市场驱动”,随着驾驶人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主动参检需求将逐渐增加。
图:机动车检测市场分类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国内机动车检测站因历史原因行业分散,民营化有利于改善格局。机动车检测机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行政委托。早期汽车检验机构主要由行业管理部门采用行政委托的方式加以管理。
阶段二:资格管理,但政府部门及相关人员仍在直接或间接参与。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标志着检验机构社会化经营的开始,检验机构的管理转为实施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
阶段三:政策放开民营化,拉开改革序幕。2014年5月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规定政府部门不得举办检验机构。
图表:国内机动车检测站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国内每万辆车对应的检测站数量远低于国外。2011年我国共有6224余家检测站,其中约有3,024家安检机构、1,200余家环检机构和2,000余家综检机构。根据草根调研,2018年我国约有1万家检测站,当年汽车保有量2.4亿,每万辆车对应的检测站数量0.42个。另根据2018年机动车管理年报,2012-2017年环检机构数量、参与环检汽车量、汽车保有量CAGR分别为31%、24%、13%。
虽然检测站数量增长不显著,但原先只做一种检测类型的机构逐渐扩展为多种检测并行的检测站,而且国内每万辆车对应的检测站量远低于国外,工作负荷较高。
国内检测站每天检测车辆数远高于国外。一般来说,国内机动车单个检测站标配2条安检线和4条环检线。从北京检测站数据来看,每天要检测近200多辆,而国外单个检测站每天检测车辆大概20-30辆,可见国内每辆车平均检测时间较短,容易造成检测质量不高。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对安全和环保要求提高,预计国内检测站数量将会稳定增长,并逐渐提高检测质量。
国内机动车强制检测频率低于国外
国外轿车强制检测频率1-2年/次,新车免检年限1-3年。强制检测最初以安检为主,直到60年代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各国才将环检纳入。强制检测主要以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监管为主。
我国轿车强制检测频率与国外相当,但新车免检年限高于国外。2014年5月16日《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规定:对6年以内的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除外)自2014年9月1日起试行安检免检制度。另外,对根据规定6年内免检车辆同时免予环保检验。关于放宽免检年限,我们认为虽然减少了机动车强制检测频次,但短期也缓解了检测站工作负荷。
图表:我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机动车检测提价有望增加检测站数量
放开机动车检测限价,提价有望增加检测站数量。自201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实施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四川、辽宁、黑龙江等各省相继发布了放开市场调节、取消定价的文件。随后相关省份机动车检测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进一步带动投资热情。
图表:放开机动车检测限价后各地单车年间费用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图表:关于放开机动车检测限价的相关文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机动车检测与维修I/M制度利于行业发展
I/M制度是在用车强制检测的有效支撑。在用车的检查(Inspection)和维护(Maintenance)制度,通过对机动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排放检测,促进机动车的正常维护,防止人为对排放控制系统的损坏。I/M制度实施初期只是适用于汽油轿车和轻型货车,类型比较单一,后来逐步扩大至重型货车及摩托车等几乎所有车型上。
国外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紧密相连。美国等发达国家实行的I/M制度是目前全球公认最有效控制在用汽车排放尾气污染的方法,它强制要求在用汽车定期进行排放检测,对不合格的车辆在指定的维修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达标后方可继续使用。美国和加拿大的I/M制度只针对尾气排放,欧洲和日本的I/M制度包括对尾气排放和安全性能的检测。
图表:I/M制度分类与检测项目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自1983年我国颁布第一部国家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来,对汽车排放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目前的趋势是将I/M制度推广至全国范围内。
图表:国内I/M相关制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