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机动车检测设备市场分析:环保要求提高,拉动机动车检测系统更新需求
检测标准不断升级,拉动机动车检测系统更新需求。机动车检测标准对检测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做出了详细规定,对行业发展起规范和指导作用。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辆的不断增长,我国政府在车辆的治超治限、尾气排放等方面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检测标准。未来随着检测方法、限值标准科学试验等基础性技术研究工作的深入、检测技术的发展进步和外部条件的逐渐成熟,检测标准将持续更新完善,带来机动车检测系统的升级改造与新建需求。
环保要求和检测要求提高,环检设备线需要更新升级
图:机动车检测标准变化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按照政策执行要求,2019年5月1日起全国将实施两项新的国家标准《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3847-2018)。在用车的两项排放标准,由于修订内容较多,增加了OBD检测等新内容,因此标准实施采取分步走方式。第一步,2019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尾气排放检测方法及限值。第二步,对于标准新增内容,如柴油车NOx检测和OBD检查,2019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具备条件的地区可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经向生态环境部备案后,可早于上述日期提前实施在用车排放标准。实际中,由于相关检测设备产能受限,政策推迟到2020年5月31日正式实施。由于环保要求和检测要求提高,全国范围内的环检设备线需要更新升级,保守估计由此催生出的相关设备需求在30亿左右,带动产业链相关公司订单与业绩大幅增长。
机动车检测设备水涨船高需求增加,促进公司机动车检测系统板块营收持续增长。公司机动车检测系统板块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安检系统、环检系统、综检系统和新车下线检测系统等产品。
机动车检测行业主要包括新车强制检测与在用车检测。新车强制检测是为验证某一车型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及国家标准的检测,新车型只有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标准后才可上市销售,是在开发阶段中针对某一车型的检测。在用车检测是新车使用过程中根据国家法律规定进行的周期性强制检测,保证使用过程中符合安全、环保以及排放标准,两类检测项目细则差距较大,分属汽车行业的不同市场。
新车下线检测主要针对汽车增量市场,包括“强制性检测(质量监督检验)”与“研发性检测(普通测试评价)”,主要针对整车厂(企业),检测费用相对较高,一般在100-300万元/款。强制性检测是指在车型导入大批量生产线前需要经由国家授权的检测机构对新上市车型执行的强制性定型试验,以确定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比如排放,安全,照明等,合格后才可批量生产及上市销售。质量监督检验项目包含四部委的法规要求,分别是:1)工信部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相关要求;2)国家质监总局“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的认证制度;3)环保部的“机动车环保公告”的相关要求;4)交通部的“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的公告”相关要求。具体项目按照国家发改委、经贸委颁布的《实施汽车强制性项目检验和定型试验规程的规范性要求》进行检验。
在用车检测主要针对存量市场,主要针对消费者(个人),检测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在100-500元/次,主要包括由公安部分管的安全检测、环保部门分管的环保检测以及交通部门分管的综合检测。非强制性检测主要包括二手车检测、维修检测、保险检测等。目前非强制性检测行业尚不成熟,后期随着政策法规完善以及相关商业模式逐步成熟成长空间较大。
空间与格局:未来三年空间约163亿,格局相对较好市场空间:我们测算,新车下线检测的市场空间在2021年可达到163亿。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0%。
核心影响参数为商用车上公告数目、商用车检测价格、乘用车上公告数目,乘用车检测费用,我们的测算如下:
商用车上公告数目:从历史数据来看,排放升级会使得商用车的检测数量出现阶段性的下滑,之后又将逐步回升。2011-2013年商用车上公告数目的年均复合增速为20%,2014-2016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28%,若是不考虑排放升级的影响,这个增速大概维持在年均20-27%。对标历史2014年7月1号部分城市执行国四排放标准,2015年1月1日全国执行国四排放标准,2014年和2015年对应的增速分别为-50%和55%,2019年7月1日部分城市执行国六排放标准,2020年1月1日全部城市执行国六排放标准,2018年商用车上公告数目已经下降了36%,我们预计2019-2021年的增速分别为-20%、20%、20%;
商用车检测价格:国五排放标准下检测价格大约是150万元/款,国六排放标准下检测价格大约是200万元/款,因此我们假设2019-2021年商用车的检测均价分别为175万、200万、200万;
乘用车上公告数目:受排放升级标准的影响较小,2011-2018年上公告数目维持14%的年均复合增速,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整车厂模块化平台技术能力的持续提升,我们预计后期将会呈现逐步提速的势态,因此我们假设2019-2021年乘用车上公告数目的增速分别为15%、18%、20%
乘用车检测费用:国五排放标准下检测价格大约是200万元/款,国六排放标准下检测价格大约是300万元/款,但由于部分耐久试验未同步完成,行业单价尚不能一下达到300万元/款,因此我们假设2019-2021年商用车的检测均价分别为225万、250万、300万。
基于上述假设,我们预计2019-2021年的行业市场空间分别为95亿、129亿、163亿,对应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1%、35.8%、26.6%,2018-2021三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0%。
图表:新车下线检测市场空间测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机动车检测逐步规范,检测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机动车检测市场逐步规范,真实检测需求流向正规机动车检测站。根据我们对私家车草根调研的数据分析,目前机动车检测市场仍然存在不规范的情形。我们分析认为,201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出台之前,机动车检测站主要为非市场化运作,整体检测市场相对不规范。草根调研数据显示,大约13%左右的机动车检测仍然通过非正常渠道进行,主要原因在于机动车检测站数量有限,检测服务供需矛盾突出,进行检测需耗费时间,通过非正常渠道完成检测可以减少车主时间成本,且价格低于正常检测站收费价格;同时,通过非正常渠道进行机动车检测,或便于部分非市场化经营的检测站实现寻租。2014年新政出台后,禁止政府参与检测站运营,可以有效推进机动车检测行业市场化运作,减少不规范操作,有效减少社会车辆通过黄牛中介取得检验合格证,将真实检测需求引导到正规检测站。
2014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是机动车检测行业发生巨大变化的核心政策变量。《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要求“严格资质管理、规范检验行为、改进便民服务、强化监督管理”,不允许政府参与检测站、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允许异地车检、加强监管、推进市场化等系列举措对机动车检测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广西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王溢科撰文《浅谈机动车检测行业的发展》指出,在2014年新规出台之前机动车检测行业存在众多问题:首先就是车检检验周期偏短、检验频次偏高,加上部分项目设计的不合理性,慢慢导致民众对车检工作不支持甚至不愿意车检。第二,机动车检测机构的数量过少,不能满足车辆迅速增长的需求,一些地方验车排队积压严重、群众反映强烈,使得公众对于车检制度产生诸多质疑和批评。第三,一些安检机构检验行为不规范,不按标准检车,甚至存在乱收费、给钱包过等乱象。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对机动车检验制度进行了改革,在2014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该政策具体核心信息如下表所示:
图表:《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主要内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机动车检测站数量高增长,机动车检测系统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机动车检测系统市场规模扩张的直接原因是机动车检测站数量的增长,而机动车检测站数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政策。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机动车检测站数量是6224个,受政策束缚,2016年之前检测站数量增速迟缓,2017年中国机动车检测站的数量超过7000个,截至目前中国机动车检测站数量在在1.2万个左右,政策放开后检测站数量保持高速增长。我们判断,未来5年机动车检测站的数量仍旧维持较高增速。主要逻辑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目前的存量机动车数量巨大,如前文所述,对应的检测站密度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2014年新规出台前,政府进行机动车检测机构的规划设臵,控制检测机构的数量和布局,而2014年新规出台后,要求各地质量监督部门不再通过检验机构规划设臵控制检验机构的数量和布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一律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工作进度,即检测站的设立更加市场化。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17年基本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此后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陕西、山东、青海等省市已陆续放开机动车检测两项收费,由政府定价调整为由市场调节。随着检测收费的逐步放开,各地机动车检测收费有所上升,检测机构盈利提升。市场化背景下,盈利驱动资本迅速扩张,目前远未到可参照的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其次,如前文所述,机动车检测行业本身依然存在不规范现象但逐步完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检测需求引导到正规检测站和正规渠道,增加了检测服务的需求,促使检测服务供给增加,检测站数量增加成为必然。再者,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盲目性,检测站盈利驱动资本进入检测站建设领域,并最终使得检测站实际数量远超理论合理数量。检测站数量的持续增加,带来的是检测站对检测系统设备的持续需求。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判断至少未来5年机动车检测站数量仍将维持较高增长,带来机动车检测系统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在乐观、保守和中性的假设下,预计2019年-2021年国内机动车检测系统市场规模分别为38亿元~71亿元、52亿元~118亿元和70亿元~194亿元,考虑到前述理由,我们认为取中性假设相对合理。安车检测作为国内机动车检测系统龙头企业,在行业保持趋势向上的背景下受益,公司订单与收入大概率高于行业增速,同时伴随管理水平提升,规模效应显现,利润将维持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增长。
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新车下线检测系统迎发展机遇
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拉动新车下线检测系统需求。2000年以来,全球汽车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我国汽车业发展迅速,汽车产销量均快速增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我国汽车销量从2010年的1806.19万辆增长到2018年的2808.06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67%;同时我国汽车产量从2010年的1865万辆增长到2018年的279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5.20%。在特种车辆方面,我国建筑业、仓储物流运输业、航空业、采矿业及军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特种车辆的生产制造。我国汽车制造产业规模逐渐庞大,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产品质量变得愈加重要,为了避免具有瑕疵的产品流向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选择引进技术先进的下线检测系统,以提高汽车出厂质量,受检汽车种类也将进一步拓展,带动新车下线检测系统的市场需求。
新能源汽车新车下线检测市场前景广阔。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从2012年的1.25万辆,增长到2018年的127万辆,年复增长率到达216%;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增长到2018年的125.6万辆,年复增长率约为215%左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应用,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迅速增长,但国内相关的整车检测技术主要还是针对传统内燃发动机车辆,因此研发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检测技术非常有意义。
近两年的汽车市场并不乐观。2018年,国内车市出现2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当年汽车销量2808.1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2.8%。鉴于车市进入低速发展状态,中汽协在2019年初曾经预测,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为2810万辆左右,与2018年基本持平。
不过,就目前来看,即使维持2018年的销量也很难实现。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公开表示,从2018年7月起,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就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截至目前这一状况仍没有扭转。他表示,如果以当前数据来推断,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将下滑10%。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16个月销量同比下滑。2019年10月,中国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收窄。产销量分别完成229.5万辆和228.4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3.9%和0.6%,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7%和4%,产量降幅比上月收窄4.5个百分点,销量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
累计方面,2019年1-10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4.4万辆和2065.2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0.4%和9.7%,产销量降幅比1-9月分别收窄1和0.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