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自主可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国家意志与核心战略体现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
自主可控产业链走过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产品逐步认可的进程,实现产业链发展与国家政策的高度统一,未来国产化程度将持续上升。自1999年提出信息技术国产化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自主可控完成从规划、基础研发到正式进入产业落地推进阶段,实现多环节、全领域的产品覆盖,尤其是我国先后研发出飞腾、海思、龙芯等国产CPU和基于Linux环境开发的中标麒麟、银河麒麟、深度Linux的国产操作系统,突破核心产品的国产化难题。
1、自主可控产业链历经四阶段发展
1)自主可控产品从党政军等核心部门替换逐步过渡至重点行业,市场空间指数级扩大;
2)自主可控产业链全覆盖雏形出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底层设备和信息安全等环节均出现可使用的国产产品,其中基础软件的国产化率有望继续提升;
3)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带来的研发补贴和减税政策,推进研发和技术产品化进程;
4)以华为、浪潮和新华三等为代表的底层设施公司的产品,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上升。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2、外部环境变动倒逼自控产业链成熟政策助力需求上行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产化产品的成熟叠加新的计算产业链发展驱动国产数据化浪潮的持续。根据IDC数据的测算,全球计算产业投资空间将于2023年达到1.14万亿元美元,中国计算产业投资空间占比接近10%,近1043亿美元,将成为全球计算机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引擎。基于云技术带动的数字化浪潮下,我国的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公司基于新一代计算平台带来的机遇,有望进入全面发展期。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国家基于战略高度、发展规划和外部环境变化等多方面考虑持续推动自主可控产业链发展,出台多项政策利好。国家自2001年起先后发布多项重量级政策和文件,自十三五开始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及自主可控产业链的产业高度和发展必要性,并于2018年首次发布国产化信息产品《适配名录》,常年对处于自控产业链的相关企业提供研发补助、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未来基于外部环境变动和战略定位,自控产业仍将持续受益政策利好,政策助力党政军和重点行业国产化产品需求上行。
表:关于自主可控的组织政策、产业扶持及重要会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未来行业规模扩大叠加政策利好促使国产替代行业迎来双重利好
我国2023年硬件和软件市场的预测,1)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339.7亿美元,5年复合增速达12.4%,将占据全球30%的服务器市场份额,目前国产化率为67.83%。若未来国产市占率提升至90%,替换增量空间为527亿元;2)外置存储市场空间达60亿美元,5年年复合增速6.9%;目前国产化率为58%,若未来国产市占率提升至70%,替换增量空间为50亿元;3)数据库软件市场空间达到39.8亿美元,5年复合增速达26.9%;目前国产化率为11.90%。若未来国产市占率提升至30%,替换增量空间为50亿元;4)中间件市场达13.6亿美元,5年复合增速达15.7%;目前国产化率为22.80%。若未来国产市占率提升至50%,替换增量空间为26亿元;5)大数据平台软件市场达26.6亿美元,5年复合增速达44.7%;6)企业应用软件空间达155.8亿美元,5年复合增速达11.7%;目前泛ERP国产化率为70%,若未来国产市占率提升至80%,替换增量空间为100亿元;办公软件国产化率为42.75%,若未来国产市占率提升至80%,替换增量空间为34亿元。7)而对于目前国产化率最低的芯片和基础架构软件及操作系统的市场空间,我们基于广义财政供养人员数进行测算,芯片广义替代将接近450亿元市场空间;操作系统的广义替代空间将有338亿元。
表:基于2023年国内软硬件细分市场规模测算的国产替换空间(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表:测算国产公务系统终端国产替换中CPU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市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借鉴海外基础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现状,适配与集成厂商业务需求随全面替代推进快速增长。目前我国自主可控生态链中多环节的企业均各自为政,不像海外IBM、Oracle公司其产品覆盖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等多软硬件环节,因而我国目前国产化产品间的适配性问题是除CPU和操作系统之外的最大难题之一,随着国产化替代进程从外围党政OA逐步往金融、通信等重点行业扩展,对产品间的集成和适配性需求将持续上升,促进集成和适配业务快速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