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IT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政策助力行业维持高景气电子病历政策、DRGS、互
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从2009年至今已全面启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医疗信息化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部分大型医院开始开发和应用小型管理软件;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全国共有约900家医院实施医院信息系统,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在2003-2008年期间,大部分三级医院和80%二级及以下级别的医院已经开展了信息化建设。2009年至今,随着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的不断推广,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启动。
图表:中国医疗信息化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医疗信息化定义为三大IT投入环节,即医院IT、医疗支付IT和医药IT,主要的核心推动因素包括政府和市场。其中,政府监管医疗健康服务产业和制定产业制度。在医改助力医疗健康服务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医疗信息化作为医疗健康服务升级的支撑不断发展,商保和互联网等企业将持续推动医疗信息化发展。
图表: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下推动医疗信息化产业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几年,随着国家信息技术市场的发展及国家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和服务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开始医改,在信息化硬件方面投入较大。当年的市场规模达到45.1亿元。随着全国医疗行业的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至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市场规模为126.8亿元,同比增长23.23%。
近几年,随着国家信息技术市场的发展及国家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和服务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开始医改,在信息化硬件方面投入较大。当年的市场规模达到45.1亿元。随着全国医疗行业的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至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市场规模为126.8亿元,同比增长23.23%。
2、我国医院整体电子病历渗透率不高将迎来快速提升期
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历的水平目前停留在2.11级水平,渗透率不超过5%。预测显示到2022年,我国电子病历在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的渗透率有望达到90%、60%和40%,这预示着我国电子病历在未来将迎来快速提升时期。
相比美国,我国行业整体医疗信息化程度低。根据HIMSSAnalytics2019年5月数据美国获得HIMSS电子病历(EMRAM)六级认证的医院有2013家,获得HIMSS电子病历(EMRAM)七级认证的医院有326家;获得HIMSS电子病历(O-EMRAM)六级认证的医院有11369家,获得HIMSS电子病历(O-EMRAM)七级认证的医院有6256家;相比美国,中国HIMSS电子病历6级以上医疗机构数量远少于美国。随着电子病历不断推广,未来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潜力大。
预计2019-2022年我国电子病历带来的医疗信息化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根据相关预测数据显示,我国2019-2022年电子病历将迎来爆发期,规模增速分别为136.60%、107.60%、84.10%和34.50%,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5.42亿元,电子病历有望成为医疗信息化占较大的细分领域之一。
(1)DRGS
DRGS试点工作持续推进,部分城市实施成果显著。我国持续探索医保支付改革,随着国家医保局的成立,改革明显提速,DRGs试点工作持续推进。DRGs可弥补主流医保付费方式和按病种付费的不足,包括医保总额付费、不考虑疾病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病人个体情况等。从部分城市试点实施情况来看,根据健康界研究显示,北京试点医院2014至2016年的效果评价总结中,北京市试点医院3年差额盈余率为9.95%,3年盈余率超过50%的DRGs有6组,3年亏损率超过10%的有7组。最终结果表明,试点医院对于医疗费用增长率控制、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均好于对照医院;云南省禄丰县县级住院次均费用为3,30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46元、自2012年到2016年,职工年人均收入年均增幅达到33.64%;玉溪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2016年的薪酬同比增加了27.2%,均显著好于同省未实行DRGs医院。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DRGS在更多城市落地,市场空间有望被打开。人社部在2011年5月发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探索按病种分组(DRGs)付费的办法。2016年,国家卫计委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提出要通过临床路径合理测算单病种付费、按疾病相关诊断组付费(即DRGs付费)等支付方式的支付标准,有效推动支付方式改革。2019年国家医保局等4部门印发《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组确定30个城市作为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2020年模拟运行该付费方式,2021年启动实际付费,市场空间有望被打开。
(2)互联网医疗
政策陆续出台,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与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仅为2亿,主要还停留在PC互联网阶段,医疗信息化刚刚起步,以医疗广告、线上问诊和医疗信息搜索为主,属于行业探索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规模扩大以及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创业企业纷纷涌入,互联网医疗认知度开始广泛形成。国家自2018年陆续推出“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已达到491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元,增速稳定在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