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及主要进入壁垒
(一)、污水处理行业发展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筛滤法、沉淀法、气浮法、过滤法和反渗透法等;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分离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中和、电解、氧化还原和电渗析、气提、吸附、吹脱、萃取等方法,一般适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性、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主要可分为好氧氧化法和厌氧还原法,其中好氧氧化法则广泛用于处理城镇生活污水,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目前,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即活性污泥法及其相关的衍生技术的生物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法技术即是将空气连续送入含有大量溶解有机物质的污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中即形成生物絮凝体-活性污泥,通过附着其上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毒的气体(CO2、N2等)、液体(水)和富含有机物的固体(如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最后通过固液分离,实现生物污泥与净化处理水的有效分离的过程。由于活性污泥法具有较高的化学转化效率,对城市污水及有机工业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的处理效率高,因此成为传统的成熟技术。
随着近些年来污水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对污水处理要求也日益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基础上出现了如缺氧-好氧(A/O)法、厌氧-缺氧-好氧法(A2/O)、氧化沟法和序批式活性污泥(SBR)法等被较快推广应用的新技术。其中,厌氧-缺氧-好氧法(A2/O)强化了脱氮除磷效果;氧化沟法简化了有关构造,运行管理方便,且处理效果稳定等;SBR法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其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主要优点在于节约土地。上述工艺均是在普通活性污泥法基础上,通过对时间顺序或空间位置等的调整,来给微生物生长创造更适合的生存条件,以提高其处理性能和效率,因此其均属于活性污泥法的衍生技术。
另外,近年来新出现的MBR工艺,即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膜的微孔分离,将需去除的有机物被阻挡在外,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和细菌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与传统工艺相比,MBR工艺具有出水水质优质稳定、剩余污泥产量少、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但仍存在建造成本高、容易导致膜污染、能耗高等缺点,目前应用范围还相对比较小。
未来,随着国内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以及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未来对污水处理企业的技术要求将越来越严格,行业技术水平将向更高标准的污水深度化处理方向发展。
(二)、行业进入壁垒
(1)品牌壁垒
污水处理行业集中度较低,项目分布较为分散,我国从事污水处理企业也较多,从而各类企业在行业内竞争较为激烈。目前,地方政府在选择污水处理运营企业时难以选取统一标准,在甄别优秀企业上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城镇污水处理关系着城镇环境、地方公众利益和城市地方竞争力等。因此,行业内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项目运营经验丰富的企业更容易得到当地政府和其他合作方的认同。而起步较晚、运营规模较小、知名度低的企业要想进入水处理领域,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认识和了解,短期内很难被认同。因此,污水处理行业具有较高的品牌壁垒。
(2)资金壁垒
污水处理行业属于资本高度密集型行业。污水处理项目在投资前期,需大量的资金投入,且项目投资的回收期长(一般十年以上),这就要求污水处理行业的投资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稳定运营能力,巨大的资金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水处理行业的进入门槛。
(3)区域壁垒
污水处理行业作为市政公用事业,其投资运营需由政府实施特许经营。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有权按照特许经营合同的规定从事污水处理运营业务,特许经营期限一般在20-30年左右。污水处理建设布局和规模与地方人口、城市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相关,均受到政府严格控制,通常一个城市、县区域内污水处理厂数较长一段时间内相对较为稳定。因此,对于一个污水处理设施已较为完善的区域市场,新竞争者的进入具有一定的壁垒。
(4)技术壁垒
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技术范围涉及工程建设、材料学、微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工业自动化等多个专业领域,专业的污水处理技术及人才储备均需要一定的积累,因此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我国对于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水质标准的修改及提高,也迫使污水处理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换代,不断采用更加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淘汰落后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抬高了行业的技术壁垒。2014年6月,国家环保部颁发了《城镇污
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更是进一步规范了行业进入的技术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