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制动部件行业及主要进入壁垒

阅读:

 

(一)、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1、技术壁垒

汽车刹车片的品种较多,成分和配方复杂,对摩擦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汽车刹车片除要满足高温衰退小、磨损率低、摩擦系数稳定等要求外,还应具有振动小、噪声低、落灰少等性能特点;同时,刹车片还需要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保证良好的制动性能。这些都对摩擦材料配方技术、原材料处理技术、混料制备技术、热压成型技术、热处理技术及后续处理技术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刹车盘的主要技术工艺包括模具加工技术、造型技术、铸造技术、加工技术和质量检验技术,分别应用于制做金属模具、制做砂型砂芯、熔化金属并浇铸、毛坯加工及质量检验等环节,其中最为关键是造型技术和铸造技术。造型技术的好坏关系着砂型制作效率、铸造工序合格率、加工余量等,对单个产品的平均成本产生较大影响。铸造技术包括对铁水成分、温度的控制、浇铸时间、浇口冒口位置及后续处理等,关系着毛坯的材质,对成品率、制动盘的摩擦系数、抗热衰

退性及使用寿命等都有重要影响。造型技术和铸造技术的差异决定了相关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

因此无论对于刹车片还是刹车盘而言,新进入企业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成本控制、产品性能方面在与先进入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形成一定的行业壁垒。

对于整车制造商而言,往往要求供应商具备一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能够参与到整车产品的同步开发或超前研发中,以此来保证刹车片等零部件能与整车产品同步推出、同步升级,这就对企业的设计和开发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基于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整车制造商总是试图将降低生产成本的压力转移到上游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因此,只有具备较强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才能通过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和新工艺的采用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满足整车制造商严格的技术标准下的成本要求。

对于面向AM市场的汽车制动部件厂商而言,由于汽车后市场消费者的品质侧重点和消费偏好不同,对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分散化和高复杂性的特征,而该市场的订单也往往呈现出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这也对企业的设计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柔性生产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经营资质和产品认证壁垒

本行业产品采用许可证制度,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组织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进行现场审查和产品检验,审查和检验合格后颁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后才能合法生产和销售产品。此外,各汽车生产厂对配套的制动产品一般建有特定的技术和检验标准,供应商在产品性能指标、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环境保护及供货能力等方面均达到标准后才能进行生产供货。由于汽车制动部件行业对产品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国家近年来陆续出台多项检测标准以规范行业竞争,较高的准入资质要求也提高了企业进入难度。

在产品质量认证方面,首先,为汽车整车提供配套制动部件的企业一般需经过ISO/TS16949认证,获得该认证的周期较长,且需投入大量的资源;其次,由于汽车刹车片与刹车盘对汽车的整体安全性构成重要影响,因此不同国家、地区对该类产品往往设置了区域性产品准入认证,有各自检测标准和要求,不达标的产品则无法进入该市场销售。例如:进入美国市场必须经过AMECA以及NSF认证,AMECA是对产品的摩擦等级进行检测,NSF则是检测产品中含有的重金属等污染物是否符合当地环保法律法规的标准;销售到欧盟国家的刹车片与刹车盘产品必须经过E-mark认证,该认证程序要求将在欧盟国家销售的汽机车及其安全零配件产品按型号和配方逐一发送到盟认可的实验检测机构,经过该等机构的测试及装车实验,证明产品性能合格,确保可安全使用后,由欧盟成员国的官方机构授予E-mark证书。E-mark认证耗时较长,费用较高。

3、客户资源及营销渠道壁垒

作为与汽车安全性能相关的部件,汽车刹车片与刹车盘产品的大宗客户通常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即使更换或增加新的供应商也会经过较长的考察、审核周期以及严格的认证流程。因此,对于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开拓客户资源,建立自身的营销渠道需要较长的过程。

一般而言,国际市场的客户忠诚度较高,先进入企业一旦和客户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新进企业往往较难争夺其市场份额,因此,能否拥有足够规模的、长期和稳定的客户群构成了进入国际AM市场的主要障碍。

4、资金壁垒

一方面,客户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供货要求趋于严格,越来越看重供应商的生产规模、新产品开发速度等,因此需要足够资金投入用于购建生产系统、研发和检测设备,以及维持必要的产品库存;另一方面,行业内企业需建立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出口产品还需要通过各个国家、地区的产品准入认证,这一过程不仅周期长,而且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因此,对于新进入的企业,存在一定资金壁垒。

 

标签: 汽车制动部件行业汽车制动部件行业壁垒汽车制动部件行业进入壁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