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制品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阅读:

(1)钨制品行业主管部门

我国钨制品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商务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商务部主要承担产业政策的制定,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等宏观管理职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并提出工业发展战略;拟订工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工业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等。海关总署的主要职责包括对钨制品的通关监管、税收征管及海关统计等。

(2)钨制品行业管理机构

我国的钨制品行业的主要自律管理机构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及其下属各地分会、中国钨业协会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式成立于2001年4月,是经国务院主管机关批准并核准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法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是由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和个人会员自愿组成,主要职能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逐步实现行业自我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参谋助手作用,发挥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钨业协会成立于1985年12月,下设地质矿山分会、冶炼分会、硬质合金分会、钨材分会等6个分会,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在技术、产品、市场、信息、培训等方面开展协作和咨询服务;推动行业发展,提高行业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能力;进行行业自律管理;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及意见等。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主要负责对行业单位的进出口经营活动进行协调指导;根据主管部门授权,组织实施进出口商品配额招标工作;进行国内外市场调研,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等。

(3)钨制品行业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钨制品行业实行“法律约束、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行业协会自律监管、工商与质监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制。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行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制定产业政策、规划行业发展战略、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等宏观层面的监控管理上,而企业业务管理和产品生产经营等完全由企业基于市场化方式运作。

2、钨制品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钨作为稀缺战略性资源,我国已从行业准入、钨精矿开采量配额、出口配额、税收等各方面制定了完善的政策体系,有效保障了钨资源的有序开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现有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如下:

(1)钨行业规范条件

为合理开发利用钨、锡、锑等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强对其开发、利用和出口的管理与指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钨行业准入条件》等文件,从生产企业的设立和布局、生产规模、资源回收利用及能耗、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劳动保险、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对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规定。201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钨行业规范条件》,进一步加强了钨行业管理,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现有钨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节能环保水平,推动了钨行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2)出口资格管理和出口配额

2015年之前,根据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有关规定,我国将钨制品列入出口配额商品管理范围,同时商务部对钨品直接出口企业资格制定非常严格的标准准入制度。

2015年12月25日,商务部下发《商务部关于公布2016年第一批工业品出口配额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钨、锑、白银出口国营贸易企业名单,其中未对2016年钨及钨制品出口配额进行管理。公司是2016年全国14家获得钨品直接出口资格的企业之一1。2015年12月2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2016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对2016年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48种货物,分别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出口配额招标和出口许可证管理,其中对钨及钨制品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根据《钨及钨制品、锑及锑制品出口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外经贸商务部将根据企业综合生产规模、技术水平、深加工产品比例、环保水平、经营能力、出口经营状况、出口实绩等条件于每年第四季度对钨及钨制品出口企业经营资格重新核定。

标签: 钨制品行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