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及主要进入壁垒
(一)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1、客户资源壁垒
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行业集中度较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全年,上汽集团、东风集团、一汽集团、中国长安、北汽集团前5大汽车集团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作为汽车制造的上游行业,能否与主要汽车制造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是零部件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汽车整车制造厂商不仅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满足其JIT生产模式的需求,实现零部件小批量、高频率的准时、安全和准确运输,还需要物流服务商具备提供流通加工、零部件包装、质检和仓储以及信息管理服务的能力。因此,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在遴选物流供应商时,对运输和库存管理能力、物流方案设计能力、信息化应用水平、供应商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和品牌知名度等有严格的要求。在选定供应商后,还将通过严格管理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帮助物流服务商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以更好的配合其采购、生产过程。汽车制造商一旦选择合适的物流供应商,不会轻易更换,新进入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积累产业经验、品牌知名度,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对新进入者存在较大的客户资源壁垒。
2、物流网络壁垒
汽车零部件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实现规模效益。整车生产社会化程度较高,零部件供应商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物流企业需要建立以物流基地为节点、以运输路径为线路的运输网络,以便更好的规划物流路线和运输时间,保证零部件物流服务的安全性、准时性和准确性。其次,通过覆盖广泛的物流网络,物流企业能够实现更为科学的货物装载和货物存储,降低车辆空返率和提升装载率,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再次,物流企业的规模化运营还能带来品牌效应,易拓展其他客户。因此,新进入企业面临较高的网络壁垒,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物流基地及配送中心,并且经过多年的运营经验积累才能逐步壮大。
3、信息技术壁垒
汽车零部件物流面对的零部件供应商数量较多、运送货物的种类巨大、运输路线和库存管理复杂、对流程监控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要求较高,这需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整体物流方案进行策划,以实现物流服务的敏捷化、可视化和自动化。
目前,汽车零部件物流领域运用的核心信息技术包括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GPS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和物联网技术等,新进入企业面临较高的信息技术壁垒,需要较长时期的运营测试和经验积累才能基本掌握和运用,同时还需要较大的业务规模来平摊信息系统构建成本。
4、人才壁垒
汽车零部件物流是集运输、仓储、运筹学、信息科学、动态规划和精益生产等学科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较高。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内拥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较为稀缺,大多数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自身培养而成,新进入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取经营所需大量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