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扩充品类是提高业务空间的必然选择
中国职业教育成长路径:横向扩张,扩充赛道,提升增长空间,由于单个赛道市场空间有限,横向拓赛道成为必然选择,典型如中公教育,以公考培训起家,利用自有体系(内容和管理渠道体系)首先横向辐射其他公职类赛道,如教师招录、国企类考试等,随后再向整个非学历职教扩展。
横向扩展的核心:1)产品(内容标准化),取决于后端研发能力,赛道间培训内容互有差异;2)教师储备,教师的培养需要周期,成本投入较高;3)招生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人力密集型行业,组织管理能力决定运营效率。5.国外职业教育经验:“双元制”职教源自德国,市场化培训机构少
《国家职教改革实施方案》第九条“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明文提出“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
“双元制”职教体系源自德国,它是德国职教体系的核心,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合作培养职业学生的模式,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在企业接受专业实操培训,60-70%的课程在企业完成,企业培训时长2-3年,以学徒模式进行培养,有劳务合同保护并领取一定薪酬。
图表: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极其成功,一方面得益于教育体系,德国教育体系以职教为主,国家层面无论是法律还是财政上都支持职教,中学阶段仅有三成左右毕业生进入研究性高等教育,六成左右进入职教,而职教体系中又有六成左右是双元制职教。职教经费基本由企业和国家承担,90%以上是企业自愿承担(大部分作为学徒薪酬流入学生口袋),10%不到的剩余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解决了学生费用承担问题,也没有给国家财政带来压力。
另外一方面,“双元制”职教学生学有所用,就业率高,依托于德国强大的制造业和职教文化,企业重视技术工种,愿意为学徒付费并提供学徒岗位,德国拥有57%企业具有开展双元制职教资格,其中1/3左右会实际提供学徒岗位,企业参与度极高,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并且最重要的是学徒毕业后留用率极高,2017年学徒毕业后留用率为68%,意味着学徒在岗位上能够学以致用,解决最终的就业问题。
德国职教国家和企业买单,私有化学校少,营利性培训机构也少,由于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职教要求,而且企业承担大部分的经费和岗位培训,职业学校市场化和营利性培训机构的动力不足,仅能作为补充而存在。按照学生占比统计,私有化双元制职教占比仅有2.7%,补充作用而存在的营利性培训中心仅占整个非学校培训中心的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