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标准化考点市场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新高考制度下对考试的分类会引起单
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合格性考试与选择性考试在各省份的考试频次由所在省份教育厅规定。2、考试模块增加。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允许高校指定1-3门必考科目,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除上海、西藏为660满分,其他省份满分为750分。第三批新高考选科模式不再延续之前的“6选3”,将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即“3+1+2”。具体要求为:1)专业培养与某一选考科目关联度高的,应在“可选科目”中明确1个选考科目;2)专业培养与多个选考科目关联度高的,应在“可选科目”中指定2个或3个选考科目;3)专业培养与多个选考科目有一定关联度的,应在“可选科目”中指定2个或3个选考科目,同时要明确选考要求为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专业培养对学科基础要求相对较宽的,可以不提科目要求,考试选择任意3门选考科目组合均可报考。
图表:高考政策变化
高中阶段教育有望在2022年全面普及,终端用户基数有望继续增加。2019年6月2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在2018年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88.8%,《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中要求到2020年能够全国、各省(区、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要显著提升;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等目标。这意味着到2020年高中教育有望得到全面普及,高中教育作为标准化考场建设主战场,高考人数增加近10%,将同样带动新建设的标准化考场增加近10%,而走班排课、考教统筹等智慧教育市场也将随之扩容。
2019年我国高考参考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人,相比2018年提高了56万人。
技术新需求:硬件迭代升级,AI语音融合考务大数据
硬件产品替换周期为5年左右,2019年已到周期建设中点,收入持续性得到保障。标考市场“1+4”产品中的4系统产品呈现的外在形态主要是硬件形式,按照行业惯例,电子硬件产品替换周期一般为5年左右,将2017年算为第二轮标考建设周期起点,则2019年已经是建设周期中期节点,预计标考市场在2022年结束第二轮建设,同时在2017-2018年建设的设备也相应的进入替换周期,该部分的收入持续性得到保障。
语音AI技术较日趋成熟,口语智能听训练测评机考的15亿市场空间逐步打开。人工智能技术经过数十年发展,在语音语义识别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在语言领域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公司研发的智能训练系统使用与课标完全匹配的题库资源,采用了第四代语音识别技术(支持主观题评判),用以满足学生日常训练,智能测评系统满足日常考试需求,智能机考系统完全满足正考需求,该解决方案已经在上海、浙江、江苏、北京、青海等地区使用,并获得大量用户好评。
北京英语口语考试将纳入高考成绩,未来有望全面铺开。北京市2018年高考起,英语听力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实行机考,一年两次考试,安排在前一年12月和当年3月进行,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高考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目前公司仅在智能英语领域就有训练、测评和机考三大系统,该市场尚未完全进行铺开。根据最新高考政策,北京正在进行英语口语考试成绩纳入高考的试点,未来有望逐步推向全国。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高中数量为2.46万所,三系统(软件部分)总价为6万元左右,则长期市场空间为14.76亿。
硬件产品5年替换周期将开启新一轮的建设。按照电子硬件产品设备(视屏监控摄像设备等)5年替换周期计算,2013到2018年本轮建设进入尾声,2019年或2020年将逐步开启新一轮的设备更新建设,保守估计到2023年收入将得到较好的延续性。
图表:建设项目举例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第一轮标考建设以高考场景为重点,第二轮标考建设除了对上一轮的53万余间高考考场进行改造升级外,应用场景增添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人社考试等新领域,使得潜在的标准化考场需求数量翻倍式增加。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