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气体行业有利和不利因素及主要进入壁垒
一、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支持
工业气体行业是我国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16)将“超净高纯试剂及特种(电子)气体”、“天然气制氢技术”、“超高纯度氢的制备技术”、“废弃燃气回收利用技术”等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此外,由于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半导体、光纤光缆、LED、光伏太阳能等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国家对这些行业制定的鼓励政策和支持国产化政策也能间接推动工业气体行业的快速发展。
(2)特种气体的国产化趋势给专业气体企业带来机遇
同外资企业比较,内资企业生产特种气体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特种气体作为危险化学品,产品包装、运输有严格的规定,部分产品的进出口受相关国家管制,进口周期长、容器周转困难,给客户使用和售后服务带来很多不便,比如从美国进口特种气体,海运及通关手续需要近2个月的时间,包装容器的周转效率极低,运输成本非常高,甚至高于气体本身价格。相较之下,国内特种气体企业物流成本更低,供货更及时;其次,产品价格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国内利用尾气回收方式制备的高纯气体产品平均价格只有国际市场价格的60%,采用国产高纯气体产品可大幅度降低下游行业的制造成本;最后,尽管开发、研究起步晚,但是,目前部分特种气体产品的尾气回收提纯技术、容器处理技术、气体提纯技术、气体充装技术和检测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通行标准。
综上所述,特种气体国产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给国内专业的气体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3)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增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部分工业气体生产企业不断改进工艺设备和生产技术,在产品研发上实现了突破,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不断增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已成为促进国内工业气体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4)下游需求持续增长
工业气体应用领域广泛,大宗集中用气市场基数大;新兴分散零售市场随着电子半导体、机械制造、光纤光缆、LED、光伏太阳能、医疗卫生、生物医药、食品、新型建材、电光源照明等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对工业气体的需求量随之增长,拓展了气体行业的发展空间,也减小了气体行业受传统产业景气周期影响所出现的需求波动。
(5)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当今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气体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节能环保产业息息相关。例如:尾气回收提纯再利用的生产方式构建了物质良性流动的循环经济模式,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工业气体作为生产过程中的辅料,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比如在窑炉燃烧中运用高纯度的工业氧可以提高燃烧效率、运用氧气的活性污泥法可进行化工污水处理;另外,超纯氨、高纯氢等产品在LED、光伏太阳能等节能环保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工业气体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2、不利因素
目前,我国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存在专业人才匮乏、国际巨头竞争和生产规模小等不利因素。
(1)专业人才匮乏
气体行业生产、充装、运输等涉及到环节较多,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需要大量掌握生产技术、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技术工人,技术人才的储备数量直接制约着工业气体企业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多行业内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但与行业整体的发展速度相比,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明显,并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国际巨头竞争
我国气体行业起步较晚,全球主要的外资气体企业早已参与到国内市场尤其是大型现场制气市场的争夺中,凭借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本、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和品牌效应,在大型现场制气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尽管国内气体生产企业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本土化的特点使得对客户的需求也有更深刻的挖掘能力,但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外资巨头在国内市场仍将给我国本土气体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
(3)国内气体企业规模较小
国内气体企业规模较小,且一般为区域性企业,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等多方面因素,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大部分企业主要生产空分气体,无特种气体或清洁能源的生产能力,小而散的格局制约了国内气体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行业的主要壁垒
1、技术壁垒
工业气体品种繁多,不同种类工业气体的生产工艺各不相同。比如:氧气、氮气、氩气需要通过空气分离获得;氢气、氦气、LNG等特种气体和清洁能源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或开采的方式获得,公司主要通过尾气回收并提纯得到;医用氧需要得到GMP认证;食品级氮气需要在洁净的环境下生产等。高纯、超纯气体的生产制备要求更高,首先要对纯度较低的原料工业气体进行全分析,其次根据杂质成分的复杂程度来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精度要求很高。
在充装方面,气体充装工艺过程包括分析、置换、清洁、清洗等。首先要对储存设备中的余气进行纯度检测分析,检验其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若未达到需先置换合格后再进行充装,以防产品交叉污染。在充装完毕并分析合格后,须进行防尘和施封后方可交付客户使用。
在配送方面,工业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必须使用专业存储运输设备,并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安全运输等规程操作。
因此,从事专业气体生产的企业,需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积累丰富的气体纯化、容器内壁处理、气体充装、气体分析、气体检验等技术,并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和工程力量。这为潜在的进入者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
2、渠道壁垒
渠道对于专业气体生产企业的业务,特别是具有区域性特征的瓶装气体和液态气体业务尤为重要。由于气体行业具有单个客户销售额较小,需要依靠大量的客户来完善销售网络铺设的特征,因此,销售网络的铺设周期一般较长、难度较大。一旦在区域内确立竞争优势,会对潜在竞争对手形成较高的竞争门槛,先发优势较为明显。
3、资金壁垒
工业气体行业生产环节需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需要投入大量精密监测和控制设备。同时,气体作为消耗品只能以气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需要专业的储存设备,针对瓶装气体用户需要投入大量的气瓶;针对液态气体用户则需要投入液态储罐、气化器、减压装置等固定资产。工业气体作为危化品,需要具有危化资质的专门运输设备,还应当对运输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和严格控制,由此带来的运输及监控设备投入也较大。上述因素导致工业气体行业重资产的属性较为显著,对潜在进入者形成较高的资金壁垒。
4、资质壁垒
由于气体易燃易爆,易至窒息等特点,我国政府把工业气体作为危险化学品纳入监管,工业气体的生产、充装、储存、运输、经营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近年来国家环保部、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工信部等多个国家部门对危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危化品的道路运输监管日益趋严,要求相关企业严格执行包括《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等法律条例,已在全国范围内督促多家危化企业整改、搬迁或关停。行业内企业在新的区域开展工业气体业务需要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政府部门申请相应的许可证书,从而形成较高的资质壁垒。
5、人才壁垒
工业气体企业的生产运营需要大批专门人才。首先,工业气体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最终体现在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上,由于本行业的生产技术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专业性,新进人员需要在生产和研发实践中进行多年的学习和锻炼,才能胜任技术研发工作;其次,工业气体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技术节点较多、组织调度复杂,即便是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司机、押运员也需要相关危化品从业资格证才能上岗,基层生产和销售人员的培养极为重要;另外,本行业的产品销售对象明确,销售人员必须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能力才能精准而深度地挖掘客户需求;最后,气体行业内人员流动性较小,从市场上难以找到成熟和适格的人才,需要立足于企业自身多年的专业化培养,这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综上所述,工业气体行业具有较高的人才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