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扶持政策不断加码5G催生新业态
5G是驱动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各垂直领域深度融合将催生诸多新业务、新业态。由于传统网络技术的传输效率较低,一些先进的工业技术往往在实际应用中受限。而5G技术在带宽、延迟等各方面性能上都有较大的提升,例如现代工业生产流程中对于超清视频、VR、AR的需求都需要极快的网速,利用5G技术可以有效满足。
在5G及云计算快速兴起与发展的阶段,我国工业软件也将得到有效发展。根据《2018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2018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477亿元,同比增长14.2%。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逐步落实,工业互联网的持续发展,5G等新技术进一步拓展工业软件的应用场景,工业软件市场仍将保持稳健的增长。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信息化、大数据对企业发展未来的动力和促进力,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推动力持续加大,企业用户的刚性需求已经凸显。
图表:ICT技术与OT技术结合
018年6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文件提出到2020年底我国将实现“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全方位推进,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向纵深推进,多方协同联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加快构建。
图表: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可以提供共性的基础设施和能力
长期以来,充足的劳动力、低廉的劳动成本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也一跃成为制造业大国。然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优势开始减弱。未来,保持制造业竞争力的出路在于,抓住全球制造业大变革和我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积极响应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
智能制造主要需要两方面基础:一是工业制造基础,包括先进的工艺、材料、技术和制造能力;二是网络化和数字化基础,它将设备、产品、客户、业务流程、员工、订单和信息系统连接而成的网络,通过网络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相关的结果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举例来看,海尔电器基于COS-MOPlat平台对用户的需求、反馈与制造能力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某新品上市周期由6个月降至45天,一年内产品实现3次迭代升级;华为云FusionPlant助力复杂场景下的板材分配、排板、切割最优化算法开发,优化后的切割方案可以使板材利用率提升2%左右,从而帮助某家具企业每年节省板材成本4000万元;工业富联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在公司内部获得推广,实现销售费用下降19%,管理费用下降23%的成果。
除了大型企业受益于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提质增效,当前中小企业转型工业互联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一方面,中小企业利用平台SaaS服务部署的经营管理类云化应用“补能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入到社会化生产体系中,以获得潜在的订单与贷款,利用平台“抓资源”。事实上,部分企业已经在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取贷款、订单等资源。
目前,我国已经涌现出较多的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总计已有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也超过了50多家。平安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国内工业互联网应用中,生产过程管理占比高达32%,设备管理服务占27%,资源配置协同占21%,而企业运营管理应用占17%。
2、2018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元年市场规模为4501亿元
工业互联网热度不断升高,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产业步入快车道,发展工业互联网既是两化融合大势所趋,又是国家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引述的观点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4800亿元,较2018年增长6.64%。
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未来国内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还将在5G加速落地的进程中受益。“过去的通信技术应用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具有一定的限制,而5G高连接速率、超低网络延时、海量终端接入、高可靠性等特征非常适用于工业互联网,这使得一些以往受限于网络接入而不能实现的工业场景,在5G的加持下变得可行。”
工业软件是指在工业领域里应用的软件,为提高工业研发设计、业务管理、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水平的相关软件与系统包含研发设计类(CAD、CAE、PLM等)、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MES、SCADA等)、业务管理类(ERP、SCM、HRM等)三大领域。2016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达到3531亿美元,同比增长5.4%,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1235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全球市场的35%。2016年我国工业软件行业中产品研发类占比约为8.3%,信息管理类占比约为15.5%;生产控制类占比约为13.2%;其余63%均为嵌入式软件开发。
我国生产管理类软件中,ERP软件占比最大,达到27.90%,其次为FM和CRM,市场占比分比为19.0%和8.9%。目前在生产控制类软件中,MES占比最大,达到29%,DCS软件占比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