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进入壁垒

阅读:

 

(一)、通信行业竞争情况

1、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光磁通信元器件厂商达到数百家,但由于光磁通信元器件细分产品众多,单个光磁通信元器件厂商通常只在某一类或几类细分产品拥有相对优势,因此光磁通信元器件厂商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较低。

光磁通信元器件产业发展成熟,市场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市场充分竞争,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保持稳定。行业内规模较大厂商凭借较低的生产成本、稳定的产品质量及优质客户资源,保持了稳定快速发展势头。随着通信网络环境的进一步升级,对光磁通信元器件的质量、性能、技术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缺乏竞争力的光磁通信元器件厂商将在行业整合过程中逐步被淘汰,优势厂商在行业整合中将拥有良好的市场机遇。

目前境外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光磁通信元器件厂商主要为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如普思电子(Pulse)、帛汉股份(Bothhand)、菲尼萨(Finisar)、新飞通(NeoPhotonics)、索尔思(SourcePhotonics)等企业。境内规模较大本土的光磁通信元器件厂商主要有本公司、可立克、京泉华、华工科技、中航光电等企业。上述企业在研发、制造工艺水平、客户资源、质量控制、规模等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

(二)、通信行业壁垒

(1)产品认证壁垒

随着国内外对通信网络环境、环保和产品质量的日益重视,各国陆续对本国使用的产品制订了适应本国国情要求的认证体系,因此客户在选择光磁通信元器件时既要考虑产品符合国内认证,又要符合产品出口地的诸多认证,如CB认证、RoHS/WEEE测试、欧盟CE认证、美国FCC认证、UL认证等。

(2)客户准入壁垒

光磁通信元器件是通信设备的核心部件,由于通信设备价值较高,通信设备厂商在选择光磁通信元器件供应商方面十分谨慎,大的通信设备厂商对于其合格供应商均有严密的认证体系和认证流程,认证涉及该供应商的管理体系、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产品质量、配套开发能力等方方面面,整个认证过程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为1-3年)而且往往需要高额的投入。而通信设备厂商为了保障其零部件的质量稳定,通常不会轻易更换已通过其认证且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这些都为行业新进入者带来了障碍。

(3)生产工艺壁垒

无论通信磁性元器件还是通信光电部件产品均具有多样化的质量和技术性能要求,对工艺设计及工艺过程控制的要求极高,很多关键技术都需要通过工艺过程来实现。生产工艺的创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来源于企业长时间、大规模的生产实践的积累和提炼。另外,光磁通信元器件对产品的制造精度要求高,与客户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与制造加工工艺相匹配,才能生产出可靠、高性能的合格产品。大多数中小企业因无法解决生产工艺瓶颈,产品一致性差,性能不稳定,很难进入主流市场,掌握这些技术与工艺,并使技术与工艺较好地匹配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

(4)技术与研发壁垒

由于通信行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产品升级换代较快,客户需求随时变化,行业内企业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以适应行业技术的发展并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具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研发能力,而上述能力需要生产企业通过在技术和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长年累积研发设计经验才可形成。较强的研发能力是市场反应速度的保证,及时提交样品并根据客户测试后快速调整产品方案对获取客户订单至关重要,而新进入者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及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研发能力。

 

标签: 通信行业通信行业竞争格局通信行业壁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