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进入壁垒

阅读:

 

(一)、行业竞争格局

(1)本土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国际上利用电力线实现信号传输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外的一些公司和研发机构很早就开始了针对我国电网专用电力载波通信芯片的研制。但由于我国电力用户数量庞大、居民居住密度高,低压集中抄表系统结构与其它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复杂性和时变性,因此国外公司的技术在应用于我国电网后,稳定性、准确率及实时性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自本世纪初,国际载波通信技术供应厂商便已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相比国外而言,我国的载波通信技术研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低压集中抄表系统的发展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建设,国内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技术研发实力显著提升,实时性和抗干扰性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国产载波通信产品在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国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载波通信类的采集终端均为我国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生产。

(2)市场集中度高

为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各省网电力公司在确定载波通信产品方案时,会对相应企业的技术、过往产品使用的情况、市场影响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国网公司和南网公司统筹招标时亦会对参与投标企业的资质、行业经验、产品参数等作出规定。因此,载波通信行业具有较高的行业技术壁垒。企业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经验、技术及知名度的积累,才会得到终端用户认可,获得相应的市场地位。2013年以来,在国网公司电能表招标中应用比例超过5%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芯片生产商仅有3家,合计占有国网公司电能表招标份额超过80%,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二)、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技术性壁垒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发涉及集成电路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电子信息及通信工程等专业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电力线作为通信传输介质,具有信号衰减大,干扰特性强以及时变性大等特点,传输环境恶劣,成为企业自主研发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和实时性的载波通信技术的一大难点;同时由于中国电力网络结构复杂,因此,要自主研发出适用于我国电力网络环境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不但须掌握多学科融合的技术和知识,还须积累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较高的技术门槛,使缺乏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的新企业很难在该行业中立足。

2、品牌及客户资源壁垒

国网公司招标或电力公司直接采购时,将参考相关载波通信技术以及采用该技术的终端产品的过往使用情况、售后服务情况和企业信誉等,以确保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各电能表生产厂商在决定拟使用方案时,为保证最终采集终端产品的质量,维护自身品牌与声誉,也会充分考量过往合作情况以及产品技术、服务支持水平。因此行业的新入企业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与下游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其技术方案也将很难获得推广。

3、营销服务人才及服务网络建设壁垒

电力公司及电能表生产厂商十分注重终端产品的售后服务。在载波通信芯片或集成模块的销售过程中,企业需与电能表生产厂商作充分的技术沟通,并负责产品的送检、调试、安装;采集终端产品安装于电力用户现场终端系统后,作为方案提供商,载波通信芯片提供商须协助电能表生产厂商对省网、地市电力公司进行技术培训,并及时协助完成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设备抢修等具体工作。因此企业须配备具有相关行业及专业技术知识的服务人员支持,并须建立全面的营销服务网络,以快速及时响应各地区下游客户的需求,对新企业构成了一定的营销服务人才及服务网络建设壁垒。

4、资金壁垒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芯片的设计开发成本高。因此新入企业须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方可与市场上已掌握自主研发技术的既有企业进行有力竞争。

 

标签: 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竞争格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壁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