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互联网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抗疫情报官,多子领域发展将提速
医疗互联化进程较慢,疫情带来行业转机。我国的医疗行业互联网化进程较慢。医疗服务涉及三方:服务方(医疗机构)、支付方(医保)、消费者。长期以来供给侧资源紧张且公立医院占主导,而公立医院体制缺乏利用互联网进行扩张的动力。药品领域,由于目前处方药销售以医院为主,药店零售以OTC和医疗器械、保健品和药妆为主,总体规模较小,难以形成电商的规模化优势。
总体来说,医疗行业目前是较教育行业更难互联网化的行业。从一级市场来看,互联网医疗2014-2015年创业公司达到顶峰,16年大部分创业公司未及时获得后续融资。而此次特殊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数据预测、远程问诊等手段大幅提高了疫情的管控效率和跨地域诊治难度,预计将有效教育市场,用于公共卫生领域的医疗信息化或将率先站上风口。
1、疫情动态成为全民焦点,在线诊疗变成刚需
互联网医疗的受众和支付群体包含B端和C端,有政府、医疗机构、药企、患者、执业人员,商业模式也围绕这些开展,目前发展较快的以B端付费为主,2C模式尚处于早期,主要有医院数字化系统、第三方服务工具、远程诊疗、医疗大数据存储与分析、医患交易平台、执业人员教育培训平台、医药电商、运动健康等细分领域。疫情期间移动医患交流平台丁香园获得疫情数据转发授权,流量激增,截止2月15日疫情浏览量已破21亿,巨大流量有效为数字营销业务赋能,同时精准为在线诊疗业务导流。
图:互联网医疗主要商业模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到2024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有望达到482.8亿元
我国医疗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6.06亿、2015年的8.44亿、2016年的13.67亿猛增到2017年的41.15亿,增长率超过200%。根据数据,未来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市场规模依旧保持高速增长,到2024年,有望达到482.8亿元。
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我国2017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已达300亿以上,近年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亿元,期间增长率达40%以上。此外,我国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数量也在高速增长,随着4月发布的《意见》对于互联网医院的认可,预计未来2-3年互联网医院建设数量将保持高速增长。
3、慢性病、常见病,互联网切入医疗核心
互联网医疗也存在一定局限性。1.通过互联网传递的信息有限,无论是图文问诊、电话问诊,还是视频问诊,由于医患的互动不如线下就诊,医生无法触诊、叩诊、听诊,也无法安排即时的检查检验;2.患者反馈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确定,由于依靠患者自述,患者对病情的描述准确性不高,同时患者的身份具有一定隐秘性;3.互联网医疗涉及的主体众多,包括医生、患者、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信息建设公司、监管方,责任难确定。
互联网医疗是线下医疗的有效补充。尽管互联网医疗存在种种局限,但其在挂号、分诊、缴费等环节提高了医院运转效率,同时在医疗的核心环节--诊疗环节,互联网诊疗是对线下诊疗的有效补充,可以高效、便捷地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进行复诊。
部分常见病,如头痛、咳嗽、感冒、腹泻、便秘、口腔溃疡等,复诊时医生可以通过网上进行问诊或者视频问诊给出治疗方案。
而慢性病患者疾病进展慢,平时的随访或者诊疗的评估内容是医生通过问诊以及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测量或者借助仪器远程测量可以实现的,因此通过互联网进行诊疗,在病情稳定的阶段每年去1-2次线下诊疗即可:
高血压患者每年线下诊疗一次即可:除初诊和年度随访,医生在每次随访、季度随访时通过问答与患者沟通症状,指导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测量患者的血压、体重、心率,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咨询以及服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的教育与评估,目前家庭血压计可以满足患者的血压测量、心率测量的需求。目前高血压规范管理要求对患者每1-3个月随访一次,每年需要随访4-12次,则潜在线上诊疗的次数为3-11次(75%-92%)。
图表:高血压随访评估内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糖尿病患者每年需要线下诊疗二至四次:除初诊和年度随访,医生在月度随访时通过问答与患者沟通症状,指导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心率,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咨询以及服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的教育与评估,目前家庭血压计可以满足患者的血压测量、心率测量的需求。针对患者糖尿病足并发症的足背动脉搏动检查,应当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调研发现如果患者症状较轻,足部皮肤完好,无溃破,则可以由患者自测,但半年度随访时仍应当由医生检查,有吸烟、饮酒、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仍应由医生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目前糖尿病规范管理要求对患者每个月随访一次,每年需要随访12次,则潜在线上诊疗的次数为8-10次(75%-83%)。
图表:糖尿病随访评估内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看好医院数字化系统、医疗大数据应用、远程诊疗等细分领域。其中医院数字化系统以2B采购为主,未来提升主要靠打通信息孤岛,形成标准化电子病历,智能化程度提升。医疗大数据存储和分析主要应用在基因诊疗领域,未来可拓展至云端信息服务、精准医疗以及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大数据预测和防治。在线诊疗发展较慢,经过本次疫情应用渗透率大幅提高,未来有望在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和传染病诊治领域发力。
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市场还有很大扩增的空间。同时,医疗资源的紧缺和供给不均以及我国人口基数的背景都成为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加之互联网医疗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优势,预期在疫情事件的催化下,行业利好政策还会加速出台。因此总体而言,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前景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