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进入壁垒

阅读:

 

(一)、数据中心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已经形成了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所组成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以及众多的网络中立的数据中心服务商共同提供数据中心服务的市场格局。

和AT&T和Verizon类似,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数据中心并非其核心业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经营大型无线和有线网络业务并将其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数据中心业务只占到其总收入的1%-3%,主要用来支撑其核心网络宽带业务。

另外,在数据中心的布局上,三大运营商主要从集团总公司层面决策全国新建数据中心的选址及建设规模,存在市场响应速度慢、局部供需不平衡、不符合市场微观需要等实际情况。

国内网络中立的数据中心服务商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各数据中心服务商市场份额较小,且大多以租赁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的方式提供域名注册、空间、邮箱、托管、租用等基础服务,拥有自建机房的数据中心服务商数量较少。对于网络中立的数据中心服务商而言,竞争主要集中在服务和专业技术、安全性、可靠性和功能性、声誉和品牌知名度、资金实力、所提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价格等领域。因此,只有能够快速地适应新兴技术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的数据中心服务商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从市场格局来看,国内基础电信运营商和网络中立的数据中心服务商共存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采用统一的管理方式,向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其经营模式和发展特点使其在数据中心服务领域难以像网络中立的数据中心服务商一样灵活和专业。同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运营的数据中心通常只提供各自的网络接入口,数据中心网络接入通常被其网络覆盖面所限制。网络中立的数据中心服务商可提供多接口的网络接入,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市场需求的反应也更加迅速,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在业务上形成有效互补。

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网络中立数据中心服务商的经营模式也存在差异,市场上绝大部分以提供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为主,小部分为客户提供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市场需求向批发型数据中心倾斜,随着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客户会将部分自建或租赁小面积机房的需求转移到云端,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批发型数据中心在与零售型数据中心的竞争中获得逐步扩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发布的《2012年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白皮书》的调查,在当前的产业环境下,能耗的可靠性指标和空间运用的合理性问题是数据中心建设中最受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发达地区,具备充足稳定供电条件、较低用地成本,同时适合大面积数据中心建设的选址必将逐渐成为稀缺的优势资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未来区域内数据中心服务商的竞争格局。

(二)、数据中心行业进入壁垒

1、市场准入壁垒

2000年以来,随着电信相关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我国数据中心服务行业的进入门槛逐渐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经营电信业务,必须依照规定取得工信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颁发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未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电信业务经营活动。《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申请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政府对于外商投资中国电信企业实行限制政策。《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规定,经营基础电信业务(无线寻呼业务除外)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49%。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包括基础电信业务中的无线寻呼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50%。工信部于2006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海外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取得经营许可证后才能在中国开展相关电信增值业务。

2、品牌壁垒

数据中心服务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十分重要,业务仅短短几分钟的中断,就可能会给客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客户在选择数据中心服务商时,往往将数据中心过往的成功案例、运营管理经验以及服务稳定性作为首要考量指标,数据中心服务商的品牌效应明显。为了给客户提供全天候不间断数据中心服务,数据中心不仅需要有可靠、弹性的系统,提供最全面的应用设施,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也需要与基础电信运营商有稳定的合作关系,而品牌即为以上数据中心综合服务能力的保证。数据中心服务商能够在市场中取得立足之地,并实现持续发展,与其对品牌和声誉的打造密不可分。行业后进入者往往因为并不具备稳定可测的过往业绩支撑及品牌影响力的欠缺而难以获得进入行业并迅速发展的机会。

此外,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合作,定制数据中心是当前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商的主要商业模式。基础电信运营商通常倾向于选择具有规模优势的数据中心服务商。由于基础硬件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加之长期磨合形成的服务粘度将降低租用方更换的可能性,因此这种合作关系一旦建立,不仅会为数据中心服务商带来稳定持续的收益和广泛的品牌宣传效应,而且这种合作关系具有很高的替代成本,将会对后发的竞争者建立较高的竞争门槛。

3、技术壁垒

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管理技术较为复杂,且新技术、新标准不断更新,因此数据中心的技术壁垒较高。一方面,数据中心建设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建筑学、电力工程、电子工程等多门学科知识,建设水平要求较高;另一方面,随着定制化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理念的出现和数据中心运营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数据中心服务商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适应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数据中心行业复杂的建造过程和运营管理技术,以及新技术、新标准的不断更新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4、人才壁垒

数据中心的运营管理服务要求技术人员拥有计算机、通信、软件、网络等全方位知识体系,同时具备现场具体的实施和管理经验,以及较为丰富的数据中心技术研发经验,以满足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网络资源整合规划发展等工作的复杂要求。然而,由于行业发展迅速,我国网络人才储备和培养不足,原有部分人员的知识体系又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数据中心技术及管理的要求,造成了行业内具备专业技术而又具有丰富运营管理经验的人员缺乏,能够负责整个数据中心部署和运营管理的高端管理人才更为稀缺的行业现状。

5、资金壁垒

数据中心服务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一方面,数据中心前期投资中工程基建、设备采购等均需要大量资金。同时,随着下游客户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服务业呈现定制化趋势和规模化趋势,这对行业内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资金要求。另一方面,数据中心日常经营运营管理所需资金规模也较大,运营成本中电力成本占比较高,运营过程需要大量的电力及运营物资采购资金。数据中心服务商业务要保持长期持续发展,必须在新建、扩建、改建大规模高规格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的运营管理中不断投入资本。

 

标签: 数据中心行业数据中心行业竞争格局数据中心行业壁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