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

阅读:

一、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概况

1、建筑设计及其意义

建筑设计是建筑的灵魂和首要环节,不仅决定了建筑的外观、空间和使用功能,还决定了建筑施工成本、建筑质量安全、建筑施工进度以及建筑能耗等。

(1)建筑设计与建筑成本

虽然建筑设计成本占建筑总成本的比重不高,但设计方案决定了建筑材料的选择和用量以及施工工艺,对工程总造价具有决定性影响。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节约建筑材料、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从而降低建筑总成本。

(2)建筑设计与建筑质量安全

建筑设计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筑设计不仅包括建筑的外观、空间结构,还包括施工工艺和建筑材料的选用,设计文件体现了工程质量目标、要求、水平以及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构成了工程质量体系的内在质量。设计缺陷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3)建筑设计与工程进度

建筑设计文件是建筑施工的依据,高质量的设计文件是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设计的频繁变更会影响工程进度,若出现设计缺陷还可能导致施工中断。

(4)建筑设计与建筑寿命

建筑寿命取决于建筑的周边环境、功能负荷、维修成本等因素,对建筑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设计阶段综合考虑该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可有效提高建筑使用寿命。

(5)建筑设计与能源消耗

建筑设计通过建筑材料、建筑朝向、建筑结构、施工工艺等要素合理的选择或优化,可有效降低建造过程和未来使用的能耗。

2、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成就显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了民生福祉,行业市场容量持续扩张。但是建筑行业仍然存在技术水平低、劳动力密集、环境污染严重、施工效率低、产业链割裂等痛点,行业参与主体碎片化竞争特征明显。为解决上述痛点,建筑行业已经开始从技术水平、商业模式等方面转型升级。

(1)两大技术的产生及应用

为解决建筑行业在施工效率、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方面的痛点,建筑行业最重要的技术革新体现在装配式建筑和BIM两大领域。

①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区分于传统的建筑方式,是将建筑所需要的墙体、叠合板等PC构件在工厂按标准生产好后,直接运输至现场进行施工装配,实现了从“建造”到“制造”的转变。与传统现场浇筑的生产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环境友好、缩短工期、提高施工安全等优势。

②BIM技术

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可以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将两者结合,为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有效实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BIM技术自2002年左右诞生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2007年斯坦福大学,通过对32个项目案例的调研总结指出使用BIM可以节省成本10%,节省工期7%。2004年左右我国开始引入BIM概念,从2013年开始,BIM在我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③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相辅相成

由于装配式建筑将标准化的PC构件在工厂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因此从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即需要考虑构件的生产、安装、维护等,并在设计过程中与结构、设备、电气、内装等紧密沟通,进行全过程的一体化思考。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可将设计方案、制造需求、安装需求集成在BIM模型中,从而在建造前统筹考虑各种要求,提前消除实际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此外,通过建立装配式建筑的BIM构件库,还可模拟工厂加工,以“预制构件模型”的方式进行系统集成和表达。因此,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装配式建筑可整合建筑全产业链,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集成。

(2)两大商业模式的产生

建筑行业在施工效率、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方面的痛点,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建筑工程的目标、计划、控制都以个体为主要对象,项目管理的阶段性和局部性割裂了项目的内在联系。“专而不全”、“多小散”企业的参与,导致了项目信息流通的断裂和信息孤岛现象,致使整个建设项目缺少统一的计划和控制。

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可以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可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从而加快建设进度、控制成本和提升质量;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和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人。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下,具有设计研发和人才优势的建筑设计企业,可利用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业务的转型升级,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

3、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建筑业市场空间巨大;此外,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建筑质量、节能环保的重视,建筑业逐步转型和升级,促进了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和绿色建筑等建筑理念和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态和商业模式也受到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建筑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与建筑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建筑业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转型升级的趋势,为建筑设计行业及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1)我国建筑业市场空间巨大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直接推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51.27%提升至2017年的58.52%。“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8》指出,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

我国建筑业施工面积从2011年的85.18亿平方米提升到2017年的131.72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7.53%,2018年上半年为70.96亿平方米;竣工面积从2011年的31.64亿平方米提升到2017年的41.91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4.79%。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建筑业发展预测分析》预测,未来五年(2017-2021)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15%,2021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将达到25.62万亿元。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

建筑从用途上主要包括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我国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需求旺盛,城镇化率的持续提升将进一步推动该等市场领域的发展。

①      居住建筑市场

居住建筑是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我国住宅销售面积高达14.4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27%,2018年上半年为6.69亿平方米;2017年我国住宅新开工面积为12.81亿平方米,同比增加10.51%,2018年上半年为7.06亿平方米。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

近年来,随着城市青年群体数量的增加,传统以个人出租为主的住房租赁供应模式难以满足新兴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包括《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住建部、发改委等九部委)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长租公寓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全部出台相关方案支持当地住房租赁市场发展,顶层设计日趋完善。

长租公寓的快速发展,为房地产相关企业提供了新的业务机会,目前已有万科、金地、招商蛇口等房地产开发商以及世联行、链家等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进军该领域。根据华菁证券研究报告,预计到2027年我国租赁市场将达到5万亿,未来龙头品牌公寓管理公司将会管理超过100万间长租公寓。长租公寓的快速发展,为居住建筑带来了新的驱动力,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拓展。

②商业建筑市场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商业建筑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10至2017年,我国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额从5,648亿元增长至15,6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66%。

城镇化率的提升推动了文化旅游需求,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2010年至2017年我国五星级酒店数量从545家增加至841家,复合增长率为6.39%。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

③公共建筑市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公共管理、社会组织领域的固定资产总投资规模从2010年的14,789亿元增长到了2017年的35,07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18%;此外,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固定资产投资额也快速增长,车站、航站楼、邮政大楼等公共建筑项目需求巨大。

(2)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趋势明显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建筑质量、节能环保的重视,建筑业的转型和升级迫在眉睫,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和绿色建筑等建筑理念和技术在我国日益普及,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态和商业模式也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①装配式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装配式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传统现浇施工方式存在资源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人员劳动强度大、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程度低等问题。装配式建筑可以显著改善施工作业环境,有效减少现场的资源浪费,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是国家大力鼓励的建筑方式。我国装配式建筑处于发展初期,装配式建筑比例不足5%,与美国和日本50%至70%

的比例相比,差距较大。

2015年11月,住建部发布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明确了未来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标,具体情况如下: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2016年9月,国务院在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装配式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②我国建筑业BIM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快速增长

BIM技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三维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在项目策划、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信息和数据的共享、传递,有助于对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各方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并缩短工期。

美国联合市场研究(AlliedMarketResearch)发布的《全球BIM市场》报告称,建筑行业对技术图纸和数据库自动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政府对BIM应用的规定以及建筑师和开发商对BIM益处越来越多的认识,将推动BIM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BIM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BIM技术的发展应用,市场对BIM的认知与认可度越来越高,更多的应用价值被挖掘出来,我国已跻身BIM施工应用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③工程总承包是建筑业主管部门鼓励的优先模式

工程总承包(EPC)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按照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全过程的承包,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等全面负责的承包方式。其中,设计(E)包括建筑设计工作、整体工程规划以及组织实施管理;采购(P)包括建筑设备材料采购、其他专业设备材料采购;建造(C)包括施工、设备安装、试运行、必要的使用培训等。

相较于传统承包模式而言,工程总承包模式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可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从而加快建设进度、控制成本和提升质量;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和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人。

2016年5月住建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建设单位在选择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时,应当本着质量可靠、效率优先的原则,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政府投资项目和装配式建筑应当积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④全过程工程咨询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全过程工程咨询不仅能够提高产业集约度,还能提高行业集中度,是建筑业新兴业态。《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2017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试点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积极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鼓励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推进企业在民用建筑项目提供项目策划、技术顾问咨询、建筑设计、施工指导监督和后期跟踪等全过程服务。随着国家和各省市地区相关指导政策和制度的陆续出台,全过程工程咨询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工程咨询属于投资驱动型行业,根据过往经验,每进行1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将拉动30亿元的工程咨询支出。根据住建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统计资料汇编》统计,我国工程咨询行业营业收入由2009年的2,96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9,3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80%。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工程咨询行业市场空间将继续增大。

(3)建筑业的发展和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伴随着我国建筑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和转型升级,建筑设计行业的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均得到了较快发展。

①建筑设计企业数量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

我国建筑设计企业数量较为稳定,总体保持在5,000家左右,受下游房地产开发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影响,最近几年建筑设计企业数量有下降的趋势,行业集中度相应提升。

②建筑设计从业人数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

随着建筑设计行业市场规模的提升,我国建筑设计行业从业人员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从2007年的25.25万人上升至2016年的99.96万人,年复合增长率达16.52%。

③建筑设计营业收入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

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逐年增加以及下游的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的大量建设需求,我国建筑设计企业营业收入逐年上升,从2008年的686亿元提升至2016年的6,8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3.40%。

4、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1)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历程

建筑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建筑设计服务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建筑的需求,建筑设计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升级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不停演进,要求建筑设计行业也相应的不断调整和自我更新,顺应社会进步和建筑发展的趋势。

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建筑设计主要服从于计划经济建设需要,以计划和指令的形式,由国有主体完成相关设计,技术手段较为简单,以满足生产经营基本需求为主。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催生了建筑的不同需求,建筑设计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尤其是在住房市场化改革之后,民营主体逐步兴起,建筑理念和设计技术也日新月异,建筑文化、施工工艺、建筑材料和设计工具等随着社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提升而发展。

(2)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我国社会对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追求,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绿色建筑、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型建筑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已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建筑行业的设计理念、技术手段、商业模式以及组织结构也随之进行转型和升级。

①建筑理念更人性化

在美感、空间结构、质量和安全等常规要素外,节能降耗、成本控制、工期考核、施工组织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要素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考量因素,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绿色建筑等建筑理念受到国家的鼓励和支持,有望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流。

②技术手段数字和智能化

建筑理念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逐步进入建筑行业,自动绘图、协同设计平台、BIM技术和3D打印等技术在建筑设计行业已普遍使用,并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未来仍将不断深入发展。

③商业模式全产业链化

建筑理念和技术手段升级和创新,为建筑业打造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创造了条件。建筑设计为建筑业的前端和核心环节,设计企业在打造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向下游业务延伸,拓展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务已成为建筑设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①      组织结构平台化

新型理念、技术和业态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设计成果标准化、数字化和精细化,从业人员需要具有更加精湛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全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又要求企业和设计人员具有全方位的综合视野和技能,个体能力已难以胜任新理念的要求,因此要求企业进行必要的管理调整或变革,建立高度协同的设计管理平台。平台化已成为大型建筑设计企业组织结构的趋势。

二、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虽然建筑设计行业存在资质管理,但企业在资质许可范围内自主经营。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不高,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参与者主要包括国有设计院、民营设计企业和外资设计企业,各自建立了独特竞争优势,呈多元化竞争格局。

国有设计企业通常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一批任职时间长、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设计队伍,在国有投资项目设计领域竞争力较强,业务领域以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工程建筑、交通基建等为主。代表性的国有设计企业包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

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发展历程虽然不长,但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市场化的运作理念,可以较快地响应客户和市场需求,在设计理念和技术研发方面具有创新精神,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代表性的民营设计企业包括但不限于悉地设计、山鼎设计、中衡设计、启迪设计、中设集团、汉嘉设计及本公司等。

外资设计企业主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我国,凭借品牌知名度、经验积累和创意能力,主要承接大型建筑的方案设计等前端业务。目前我国市场较为活跃的外资设计企业包括CallisonRTKL、SOM等。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