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进入壁垒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虽然建筑设计行业存在资质管理,但企业在资质许可范围内自主经营。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不高,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参与者主要包括国有设计院、民营设计企业和外资设计企业,各自建立了独特竞争优势,呈多元化竞争格局。
国有设计企业通常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一批任职时间长、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设计队伍,在国有投资项目设计领域竞争力较强,业务领域以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工程建筑、交通基建等为主。代表性的国有设计企业包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
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发展历程虽然不长,但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市场化的运作理念,可以较快地响应客户和市场需求,在设计理念和技术研发方面具有创新精神,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代表性的民营设计企业包括但不限于悉地设计、山鼎设计、中衡设计、启迪设计、中设集团、汉嘉设计及本公司等。
外资设计企业主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我国,凭借品牌知名度、经验积累和创意能力,主要承接大型建筑的方案设计等前端业务。目前我国市场较为活跃的外资设计企业包括CallisonRTKL、SOM等。
二、行业进入的主要壁垒
建筑设计及其相关行业在资质管理、技术要求和区域属性等方面的特征决定了行业具有一定的进入壁垒。
1、资质壁垒
我国对建筑设计及其相关行业实行资质管理,对各类型业务资质进行等级分类和管理,从资历和信誉、技术条件、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审核并颁发资质证书,企业只能在资质许可范围内开展业务。因此,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合格资质证书是进入建筑行业的基本门槛。
2、专业人才壁垒
建筑设计成果是设计人员创意和技术的综合体现,要求行业人员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长期的实践积累。拥有一支专业技术扎实、项目经验丰富、审美风格多元的设计团队是推动公司业务发展、持续创造优秀设计产品的关键。
此外,我国对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实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等法规明确了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专业人员的等级分类、注册方式、执业范围等。综上,建筑设计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人才壁垒。
3、技术壁垒
建筑兼具艺术性和工程性,需要综合应用建筑史学、建筑美学、结构力学、工程力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专业技能,同时需要设计软件、结构软件、渲染软件等专业工具的支持,具有较高的综合技术壁垒。
此外,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绿色建筑、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型理念、技术和业态快速发展,对企业和设计人员在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门槛越来越高。
4、市场壁垒
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推进,需要建筑企业快速响应,提供贴身服务和技术支持。建立本地化的服务团队,提高响应速度,增强客户粘性,是建筑企业常用的跨区域扩张策略。开拓异地市场需要企业在品牌、口碑、规模等方面具有相应的积累,更需要技术平台、质量控制等体系的强力支撑。大型建筑设计企业通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平台和质量控制体系,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5、品牌壁垒
建筑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美观,客户在选择设计企业时,品牌美誉度、历史口碑和项目经验是重要考量因素。该等要素的建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大量项目实践,大型建筑设计企业在品牌客户、复杂项目经验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积累,培育了一定的品牌美誉度,新进企业或小规模设计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品牌影响力,市场开拓能力受到一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