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铬盐行业发展及主要进入壁垒

阅读:

 

(一)、铬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突破国外技术封锁,逐步完善产品结构

由于发达国家对铬盐生产技术的封锁,我国铬盐生产是在1958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是上海、天津、济南等地企业用反射炉土法生产重铬酸钠。20世纪60年代,陆续改用旋转窑代替反射炉焙烧铬矿,采用真空蒸发及真空结晶等设备,初步实现了机械化、密闭化生产。70年代末至80年代,化工部组织了以治理三废为主的全国铬盐技术攻关,取得多项成果。其后,公司与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联合承担完成了国家“9·5”科技攻关项目“3000t/a无钙焙烧中试”,并于2001年通过国家验收。在此基础上,国内多家铬盐生产企业开始致力于无钙焙烧技术工业化生产的应用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无钙焙烧工艺、钾系亚熔盐液相氧化法等铬盐清洁生产技术相继研发成功并实现了万吨级的工业化,中国铬盐工业的工艺技术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取得了新的发展。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铬盐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基本可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铬盐产品约30多种,常用工业级产品12种,主要有铬酸钠、重铬酸钠、铬酸酐、氧化铬绿、碱式硫酸铬、金属铬、重铬酸钾等。近年来开发了一些有机铬化合物,如乙酰丙酮铬、甲酸铬、醋酸铬、多种氨基酸铬等,铬盐行业正向高层次、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铬盐生产和消费国家

近三十年来,由于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铬盐需求越来越大。我国长期以来是铬盐基础产品——重铬酸钠的净进口国家。而随着国内铬盐生产设备水平及技术研发不断提高,我国铬盐生产能力也在快速发展,2014年我国铬盐产量(以重铬酸钠计)约32.3万吨7,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铬盐生产和消费国家。

(二)、铬盐行业进入壁垒

1、政策壁垒

(1)市场准入壁垒

铬盐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较为严格的限制性条件,构成了行业新进入者的市场准入壁垒。例如新建项目需要取得省级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通过。另一方面,比照国外铬盐行业发展趋势,未来我国铬盐产业布局仅需要几家大型规模的生产企业。因此,对于新进者来说,取得行业准入资格将越来越困难。

(2)环保壁垒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产业政策对铬盐清洁生产工艺、“三废”处置等环境保护措施方面做了相应的规范,例如工信部2011年发布的《关于印发铬盐等5个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的通知》中要求,“企业作为应用清洁生产技术的主体,要把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作为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污染物产生,实现清洁发展的根本途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本)》中规定,“有钙焙烧铬化合物生产装置”应于2013年淘汰;《铬盐行业环境准入条件(试行)》中规定:“控制铬盐生产厂点总数,全国范围内原则上不再新增生产企业布点”。因此,对于新进者来说构成了较高的环保壁垒。

2、技术与人才壁垒

铬盐是无机化工产品中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的产品之一,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无钙焙烧技术虽然相对成熟,但其工艺流程复杂,基本涵盖了无机化工生产需要的单元操作过程,每一步均需严格的质量控制,且过程控制检测手段要求标准较高,新进入企业短时间内难以掌握全部工艺技术。除此之外,对副产品和“三废”的综合利用技术、节能减排技术都是新进者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因此,铬盐生产的技术特点对新进者来说构成了较高的技术与人才壁垒。

3、资金与规模壁垒

由于环境保护政策要求,铬盐行业对环保设施投入较大。初期投入和后期运行成本的存在,使得新进投资者需要建设一定规模的生产线才能保证盈利能力,而投资新建1条万吨级的无钙焙烧生产线投入就达亿元,整体建设资金投入量更大。此外,在铬盐行业中技术积累和操作经验对正常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建成投产后仍有一段较长的达产达效过程,对运营资金要求较高。

4、客户关系壁垒

由于铬盐产品质量特性直接关系到下游企业产品的综合性能,下游企业对于原材料供应商的要求很高,下游企业往往对产品质量可靠、技术领先的优势上游企业形成一定的依赖性,成为下游企业的合格供应商一方面需要过硬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长期合作建立互信关系。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建立完善的客户网络并突破现有市场竞争格局。

 

标签: 铬盐行业铬盐行业发展铬盐行业壁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