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分析:人工智能引领新风向
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规模在6万亿元左右,截止至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规模增长接近8万亿元,同比增长增长31.7%。预测2019年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未来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并预测在2020年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
人工智能引领新风向
“这是一个万物互联的城市,就是物理层面上各种传感器、信息都是联通的;这是一个数据共享的城市,这个数据不是简单的信息化,而是深挖之后能够发挥价值;这还是一个生态的城市,这个生态既是指我们宜居的生态,也是指产业的生态。”在京东智能城市大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城市事业部总裁郑宇如此描述其心目中智慧城市的愿景目标。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已多年,近年来,智慧城市发展再次加快步伐。在2013年,国家设立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2014年8月,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德勤2018年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报告显示,中国智慧城市已达500个试点,且已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等多个智慧城市群。今年,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市、天津市等多地也明确提出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在智慧城市早期建设过程中,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发挥了主要作用。而在下一步智慧城市向智能城市迈进过程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发挥核心价值。2018年9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就提出,中国正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将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能力。
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电子化,第二阶段是网络化,第三阶段是信息化,第四阶段是智能化。前三个阶段属于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主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技术驱动力源于计算机软件和网络通信。智能城市则是在此基础上,强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城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打造城市操作系统,为智能城市和智慧社会建设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科技巨头争相布局智慧交通为主要发力点
在智能化的新风向之下,智慧城市建设催生出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巨大市场需求,科技巨头争相布局争夺市场。目前,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在智能交通领域已打造了一批示范项目,京东则以城市操作系统为核心,重点打造了城市信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目前,智慧交通是各大科技巨头主要的发力点。百度以自动驾驶为主攻领域,推动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出行等行业,目前已经与北京、上海等数十个城市地区打造了一批示范项目。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此前表示,接下来,百度还将在长沙规模化落地运营国内首批自动驾驶出租车,在自动驾驶商业运营、智能路网改造等领域展开布局。腾讯则主推“腾讯乘车码”。去年12月,腾讯与重庆客运索道公司签约,发布了重庆长江索道乘车码。在公交场景实现了快速通行与便利支付。目前,乘车码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进行应用,有5000多万名用户开通。阿里巴巴则主推“阿里ET城市大脑”,利用城市数据优化公共资源,主要用于智能交通管理,已经在杭州、苏州、上海以及衢州等地落地应用。
京东在大会上重点发布了城市信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郑宇表示,京东以城市操作系统为核心,形成了城市计算平台、具体产品、场景解决方案三层产品阵列。其中,场景解决方案包括信用城市、AI+产业规划、智能停车、智能园区及智能城市APP。据他介绍,作为重点主推方案,信用城市今年将在全国20座城市推广,其中四五座已经在落地之中。“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征信系统不完善、信用标准规范匮乏等难题,京东城市突破传统仅针对个体的独立信用模式,为个人、企业、城市管理部门三大城市信用主体提供顶层智能信用解决方案,打通各主体之间的数据壁垒,并针对不同信用场景设计独特的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城市信用肖像完整的刻画。”
“城市需要一个生态,不可能靠一家公司一己之力,来解决城市里面所有问题。也不可能让整个城市陷入支离破碎的信息孤岛,烟囱林立各建各的。”郑宇表示,未来,将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能城市产业生态,共同推动中国城市智能化进程。
智能城市建设发展痛点亟待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智慧城市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其中,数据融合和数据安全、人才缺失等问题正成为智能城市建设的痛点,亟待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联合编写的《2018年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与实践研究报告》指出,智慧城市建设要打破数据瓶颈,需要建设完善数据服务体系,并实现重要数据的依部门职能按需共享。根据部门职责,形成依职责按需共享机制,明确该不该共享,是否已共享,是否按需合规使用等关键环节。同时,建设主数据库,解决数据碎片化问题。实现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的业务对象信息的有机关联,全面构建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库。
郑宇表示,如何同时兼顾数据融合和数据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一大挑战,要破除信息孤岛,打破数据壁垒,但同时要保证数据安全性。据其介绍,目前京东的数字网关技术,可以在基于用户隐私保护的基础上,做到所有服务器、所有数据不出各个部门和各个公司,达到知识共享。
此外,人才缺失的问题也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短板。“我们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要既懂大数据人工智能,又懂传统行业,特别是懂交通、环境、能耗、电子政务等行业,只有把这些知识与我们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做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单纯依靠高校很难培养。”郑宇表示,破除人才短板,要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机制,用真实的数据,真实的项目去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
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引发了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智慧城市建设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其他资源优化配置为辅,在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需求上予以智能化改造,打造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基础性建设主要包括物联网、云计算、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这些基础性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会推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截止到2017年全球智慧城市基础性建设:物联网、云计算、智慧交通和智慧电网的市场规模分别为798、2628、900和208亿美元,预计2018年这四个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将为1000、3088、1125和247亿美元。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经过初期的构想和实施,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到起步阶段。各国开始规划未来几年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如欧盟推进“数字欧洲”项目,着力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另外还在网络安全、数字技术培训推广和电子政务等领域进行了规划;新加坡推出为期十年的资讯通信产业发展蓝图——“智慧国2025”计划。
政策利好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地方政府积极响应
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2017-2018年,国家颁发一系列政策鼓励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如在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六个重点任务,即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通过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
同时,为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我国通过采取分批试点的方式来推进实施。2013年1月,我国住建部确定了成都市等99个智慧城市试点;2013年8月,确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3个城市作为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4月,确定了84个城市作为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另外,各级地方政府和“十三五”规划的补充,截止2018年11月底,我国超过500个城市正在规划和建设智慧城市。
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
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性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云计算为例,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能支持海量并发、混合云、多云管理等复杂应用场景需求。2014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仅仅为0.76万亿元。到了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截止到2017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增长至6万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接近8万亿元,达到7.9亿元。2019年时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3.38%,并预测到了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