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研究,市场集中度高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还呈现高度垄断特点。半导体设备技术门槛高,客户粘性强,据SEMI统计,全球半导体设备TOP10公司销售额占比近80%,部分核心装备如光刻机、刻蚀设备TOP3市占率超过90%,被应用材料(AMAT)、泛林科技(Lam Research)、ASML等公司垄断。
图表:应用材料、Lam Research、ASML主要产品及2017年公司总营收、净利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按半导体制造流程,可分为硅片制造、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三个环节,晶圆制造设备占比最高。晶圆制造设备中,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核心设备。分别占晶圆制造环节的约30%,25%,25%。AMAT长期位居设备销售额榜首,多种设备技术领先。光刻机领域,ASML公司占据垄断地位。2017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生产商中,美国的应用材料公司(AMAT)以100.97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一。
图表:2013-2017年世界半导体设备市场销售额排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NASDAQ:AMAT)成立于1967年,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显示屏生产设备和芯片制造技术服务企业。目前公司所涉及的领域涵盖半导体、显示屏、太阳能、柔性电子设备等领域,所提供的技术、服务、软件遍布全球知名的半导体企业。
应用材料自1984年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在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占据重要位置,目前在上海,北京,天津,苏州,无锡等地有办事处或仓库,在西安设有太阳能开发中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应用材料公司的主要业务由半导体系统、全球服务、显示器相关市场三个模块构成。半导体系统业务是提供一些方案来优化设备和晶圆厂性能,包括备份、升级、服务等,以及优化早期用于半导体、平板显示设备和一些自动化软件。由于应用材料的全球化市场覆盖范围巨大,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是全球性的,为此应用材料打造了一个全球分布系统来有效支持应用全球服务产业的运行。在这个系统里,大量训练有素的工程师驻扎在十几个国家和82个地点附近,可以随时去给34000多台已经安装好的半导体、面板显示等加工设备提供技术方案。作为全球销量最高的半导体设备商龙头,应用材料虽然没有涉足光刻机业务,但在其他关键设备,如薄膜沉积设备、刻蚀机等领域均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相继突破了诸多技术,推出了一系列出类拔革的产品。
在薄膜沉积领域,应用材料公司不断更新其技术,从2010年首创唯一以高质量介电薄膜隔离20nm及以下存储器和逻辑器件中的高密度晶体管的薄膜沉积技术,到2011年的Centura原子沉积技术(ALD)、2014年的Endura Ventura PVD技术,再到2015年的Applied Endura Cirrus HTX物理气相沉积(PVD)系统,同年研发的Olympia原子层沉积(ALD)已经开始为3DNAND芯片厂商提供最为先进的原子层沉积技术。
显示器相关市场主要涉及一些用于制造LCD和OLED以及其他电视、个人电脑、平板、智能手机屏幕的柔性基板等等。尽管半导体和显示屏制造在技术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基板的大小和组成。用于制造显示屏的基板通常是玻璃。显示屏相关市场的增长主要在于消费者对高端电视和高分辨率屏幕的需求越来越大。显示屏相关行业设备主要包括阵列测试、缺陷评估、CVD、PVD、柔性技术等等。
应用材料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145.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29%;净利润34.34亿元,同比增长99.54%。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04亿美元,同比增长28%,创历史新高;毛利率45.7%,同比上升1.6pct。净利润1.35亿美元,同比下降81%,主要原因是美国减税和就业法案的出台,对海外子公司的未造返收益征收一次性过渡税,公司计提了10亿美元的相关税收费用。展望第二季度,公司预计销售额在43.5亿美元至45.5亿美元之间,中位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6%。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业绩增长依然强劲。
应用材料业务覆盖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日本、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其中韩国是应用材料2017年最大的客户。2017年,应用材料韩国市场收入占比28%,台湾地区收入占比23%,大陆收入占比19%,整个亚太地区收入占比为84%,是应用材料最大的市场。
从AMAT公司销售收入的地区分布变迁可看出,近5年来亚太地区收入占比从71%增长到84%,市场空间仍在扩张,而来自欧美收入占比由29%降至16%,空间逐步压缩。从细分地区来看,由于韩国三星电子以及台湾台积电一直是公司的前两大客户,台湾与韩国占比分列前两位,而中国从2013年的11%增加至2017年的19%位列第三位,增长迅速。作为全世界第一的半导体设备公司,ATAT客户地区来源的变动一定程度折射了当前半导体产业由日韩转移至中国的趋势。
图表:通过工艺考核与产线验证的国产重大装备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