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析!环境服务行业主要进入壁垒及行业竞争格局

阅读:

 

1、环境服务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1)资质壁垒摘自锐观网《2023-2028年中国环境服务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环境服务业是高附加值、高技术要求的行业,作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水平,并对居民生产生活造成直接影响,是资质管理较为严格的行业之一。

业主在选择服务商时一般会根据自身项目特点,按照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标准,设定一定的资质条件。而按照资质管理的相关规定,服务商取得不同等级的资质需要在注册资本、项目经验、人员数量、技术装备等方面满足相应要求,新进入者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后才能获得较高资质。

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取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但环境服务业中环境工程设计、司法鉴定、环境工程承包等业务的开展均需具备相应资质。取得不同等级资质的企业可以在资质证书规定的范围内执业。

(2)人才壁垒

环境服务业是技术密集、人力资源密集、资本密集的行业,对专业人才尤其环境技术服务所需的人才数量多、专业领域宽泛,涉及环境、生态、化学、水利、大气、地理、地质等领域,部分学科甚至属于相对冷门的学科,人才供给数量有限。

行业内优秀的技术人员需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业务经验以及可以多学科融合、解决问题的开阔思路,因而人才壁垒始终是环境服务业的重要进入障碍。同时,部分领域对技术人员本身也有专业资质的要求。技术人员是环境服务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业务开展、质量控制的重要载体,也是本行业新进入者面临的重要壁垒。

(3)技术壁垒

对于环境技术服务和环境工程业务而言,业务开展涉及的专业技术广泛而复杂,污染治理过程本身也有着很大的难度,需要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研究基础之上,业务开展对实用性环保技术有着很高的依赖性,行业本身具有高新技术属性。环境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技术范围涉及工程建设、材料学、微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工业自动化等多个专业领域,专业的污染处理技术需要较高的积累、沉淀,并在丰富的项目经验基础上持续改进、优化,形成实用的技术体系,环境服务业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4)资本壁垒

环境技术服务竞争核心是技术、服务能力和设计成熟度,但环境工程业务在前者的基础上还要加上资本实力。以工程建设以及大型工业设备为主的环境工程对资金的需求较高,尤其在与业主方项目结算周期长,付款节奏受业主方财政水平、项目进度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部分环境工程业务会涉及到大规模、高技术含量的专用设备的引入和维护,基础设施类项目还要在施工期内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项目投资的回收期长,环境工程服务具有明显的资金壁垒。

(5)品牌壁垒摘自锐观网《2023-2028年中国环境服务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环保规划、环境政策等业务对政府客户而言直接影响到地方产业发展;建设项目环评、环保工程设计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项目可行性、工程投入及处理效果,进而对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污染场地调查、土壤修复业务决定一个特定地块的未来用途及可能的经济价值;环境工程服务的作业质量则直接影响到污染物处理效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高低。

环境服务业者的执业水平对居民、地方政府、建设单位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作业质量对客户而言重要性极强,在全社会环保维权意识增强、环保执法部门严格执法的大背景下,业主方选择环境治理服务商会更加慎重,综合评判企业的技术实力、资金实力、业务经验、既往案例等因素,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会集中体现在从业者品牌的社会公信力上。

(6)市场壁垒

环境服务业务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工作,对人才、设备等因素要求较高,业内客户非常注重业务成果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如果企业在区域市场中建立了行业品牌,赢得了客户口碑,那么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本行业企业业务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绝大多数企业主营业务集中于本地市场。这一方面是基于行业受历史体制因素影响仍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分割特征,部分地方政府还存在区域保护性观念,为促进本地企业发展,对其他非本土企业进入设定诸多限制,增加业务扩张的难度。此外,本地企业对当地市场长年累月的精细化耕作,本地化服务质量和效率更高,业主已经对其产生品牌依赖,加之企业异地化开拓对其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其他非本地企业要想抢占异地市场存在一定的难度。

2、环境服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行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摘自锐观网《2023-2028年中国环境服务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环境服务业企业具有数量庞大、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的特点。虽然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工程服务等业务领域存在着资质管理,但企业在资质许可范围内可自主经营,使得环境服务业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从事细分业务的企业数量众多。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的加强,同时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制造业的发展,下游客户对环境服务业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各细分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逐步转向技术、资金、质量和服务的综合性竞争。

(2)不同类别竞争主体的情况

目前,行业参与者主要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呈多元化竞争格局。

国有企业技术实力雄厚、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在本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在国有企业中,大型国有企业经过长期的经营发展,技术实力较为雄厚,品牌优势较为明显,在市场竞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部分区域性的国有环境服务业企业由当地环保部门的下属事业单位改制而来,主要服务于当地市场,在区域内

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及客户粘性。

民营企业市场经济特征明显、经营管理体制灵活,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民营企业快速兴起,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大多服务于本地市场,政府和企业项目兼有。在市场充分竞争情况下,目前形成了两大格局:一些企业快速成长,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成大型企业集团,不断对外拓展,通过设立分公司等形式在其他城市布局,将成功模式在全国推广,扩大其市场份额;另外一些企业专注于建设项目环评、环境工程承包等某一细分市场,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

外资企业通常具有经营管理机制、理念较为先进等特点,在行业内亦占据一席之地。行业内外资企业多以合资、股权收购的形式进入我国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二线等经济发达、社会发展程度高的市场。但外资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通常存在着中西方管理、文化、技术融合难度较高的问题。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