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基建”内涵及特征与重要意义分析
1、新基建的内涵与特征
(1)、内涵
国家发改委在4月份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2、特征
(1)技术新
信息基础设施凸显“技术新”。新基建领域中涵盖了5G、物联网、
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这些信息技术演化而成的,具备社会公共性、效果长期性、收益间接性的基础设施即信息基础设施。以5G网络为例,其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能够以高速低时延传输更大规模数据,连接更大规模设备。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2)平台新
创新基础设施强调“平台新”。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
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当前我国核心领域的科技创新步入“深水区”,亟待发挥创新基础设施的平台作用,为激发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动能提供强大支撑。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例,由中科院自动化所与生物物理所联合建设的“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项目”日前在北京怀柔举行开工仪式。该平台建成后将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交叉领域提供覆盖研究、技术、模拟、验证等环节的一站式研究平台,为推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长远支撑。
(3)应用新
融合基础设施重在“应用新”。新基建着力的新范畴和领域在历次
会议中已基本被明确,主要可归为“高技术”和“补短板”两类,前者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要依靠的最重要引擎,大力发展高科技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后者与民生息息相关,是“百年目标”的题中之义。近年来,5G商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快速发展,且仍处于加速阶段,将这些技术深度应用于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融合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教育、医疗等多点开花,将资源向这些活力充沛的行业倾斜,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将迸发更强的生命力。
3、新基建的重要意义
(1)、稳投资、扩内需,应对疫情冲击与经济下行压力
在传统基建带动经济增长作用逐步减弱的情况下,新基建将在稳增长、稳投资、稳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传统基建提供的主要是基建项目自身的功能,其影响和作用看得见、可测量,但也是有限的。新基建不仅可以取得传统基建固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比传统基建更大的乘数效应。据预测,单是5G网络,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预测,到2025年的建设投资便将累计达到1.2万亿元。尽管眼下新基建的投资规模远小于传统基建领域,但后劲十足。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可以预计,新基建将逐步带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不断孕育新的建设需求,进而撬动更大规模投资。
(2)、促进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抢占第四次工业革命战略制高点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世界正步入智能化时代,世界各国正在抢占技术高地、加快产业布局,积极迎接新一轮的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期在未来发展中赢得主动。新基建是技术领域的基础设施,核心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新基建的精准发力不仅成为应对经济下行的关键之举,也将重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既助力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又带动就业创业,利当前惠长远。比如,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提供的更多是网络效应、平台效应和赋能效应,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将大量涌现。近年来不断出现许多新职业,比如数据分析师、电子竞技师、网商、网红、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民宿房东等,大都得益于新基建效应的发挥。随着新基建的加速发展,或将带来更多的业态创新,创造更多的新的就业岗位。
(3)、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
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差异来看,新基建具有蕴含技术与
知识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强大的产业关联性和渗透能力等特点,直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对经济效率提升更显著,涉及诸多产业链环节,在我国拥有较大发展空间。但新基建不能千城一面,要和当地实践开展紧密结合。这要求政产学研用各方跳出单纯的“基建思想”或“工业思想”,经过与区域需求相结合、量体裁衣,完成协同开展。
(4)、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方面,新基建将带动消费升级。当前,新基建的应用不仅催生新业态,产生新的创业、就业机会,还打造了一批新的龙头企业,拓展新的消费热点。疫情期间,学生通过线上数字化空间学习,做到了停课不停学;企业员工通过云平台在线办公、网上培训和协同研发,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工作生产两不误。另一方面,新基建为改善和保障民生发挥支撑作用。当前,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与消费升级、消费多样化趋势并存,新基建依靠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基础,拓展了优质医疗、教育的服务半径,提高覆盖面,让更多人受益。此外,借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更好地改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生活工作环境。可以说,新基建创造了新生活,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