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

阅读:

一、行业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

1、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经过了2013年的迅猛发展,支付领域不断拓展深耕,支付业务也日益丰富。2014年起传统互联网支付厂商继续向移动支付市场拓展;另一方面,随着基金支付牌照的发放,互联网支付公司开始在基础支付通路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理财、股票等增值服务,构建金融服务平台。随着大众第三方支付习惯的养成及网络技术的普及,未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第三方支付各细分行业市场规模及简况

(1)银行卡收单业务

银行卡收单业务是指收单机构通过各类POS机终端受理银行卡刷卡消费等支付类交易资金的业务。收单业务的主要参与机构包括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转接清算机构。

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

银行卡收单业务的收费模式为当银行卡的持卡人通过POS机进行交易时,商家向收单业务的参与方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2013年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和调整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66号)之附件《特约商户手续费惯例表》对银行卡收单手续费率进行了指导定价,根据商户类别餐娱类、一般类、民生类和公益类,按照1.25%、0.78%、0.38%和0%的手续费率进行定价。手续费分配一般遵循近似于7:2:1的比例(其中7归发卡行所有;2归收单方所有;1归银联所有)。

其中收单机构服务费(收单净费率)为政府指导价,即在此费率水平基础上,由收单机构和商户协商确定。

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制定的《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开始实施,发卡机构的服务费费率水平降低至借记卡交易不超过交易金额的0.35%,贷记卡交易不超过0.45%;网络服务费费率水平降低为不超过交易金额的0.065%,且单笔交易的收费金额不超过6.5元,由发卡、收单机构各承担50%;收单机构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根据商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增值服务,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综合考虑双方合作需要和业务开展状况,与商户协商合理确定服务收费。

推动银行卡收单市场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银行卡规模的持续增长、市场环境与费率的逐步完善、市场分工的不断细化以及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等。

①银行卡发卡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66.93亿张,较上年末增长9.27%。其中,借记卡累计发卡61.05亿张,较2016年末增长7.87%;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5.88亿张,较2016年末上涨26.35%,增速加快18.75个百分点。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占银行卡在用发卡总量的91.22%,较上年下降1.19个百分点,信用卡在用发卡量占银行卡在用发卡总量的8.01%,较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

截至2017年末,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4.84张,同比增长8.35%。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39张,同比增长25.82%。

②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完善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2,592.60万户,联网POS机具3,118.86万台,ATM96.06万台,较上年末分别增加525.40万户、665.36万台和3.64万台。

截至2017年末,每台ATM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为6,967张,同比增长5.13%,每台POS机具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为215张,同比下降14%。

③银行卡交易量持续增长

2017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1,494.31亿笔,金额761.6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41%和2.67%。日均4.09亿笔,金额2.09万亿元。其中,银行卡存现96.41亿笔,金额67.92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95%和11.99%;取现173.17亿笔,金额65.07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78%和0.65%;转账业务638.46亿笔,金额559.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7%和3.20%;消费业务586.27亿笔,金额68.6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96%和21.54%。银行卡跨行消费业务163.6亿笔,金额52.9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9.19%和增长7.81%。

④银行卡消费业务保持平稳

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银行卡笔均消费金额为1,171.30元,同比下降20.54%。全年银行卡渗透率达到48.71%,比上年上升0.24个百分点。伴随着银行卡渗透率的持续上升,银行卡存取现业务快速下滑,消费业务强劲增长,主要是因为移动互联网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安全性提高、快速普及,对高频小额的现金支付构成较大冲击,对银行卡无卡消费交易助推力量显著。

综上所述,我国POS机数量、收单交易比例和银行卡渗透率均在保持较高增长速率,我国的非现金线下交易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大众非现金交易习惯的养成和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商户的多层次支付解决方案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2)网络支付业务

网络支付主要包括固定电话支付、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数字电视支付、货币兑换。目前互联网支付及移动支付是最主流的网络支付方式,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数据,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金额占网络支付总业务金额的比重分别为27%和73%,与2014年的67%和33%相比,移动支付业务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移动支付业务对互联网支付业务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

①互联网支付

互联网支付是指通过互联网线上支付渠道,在PC端完成从用户到商户的在线货币支付、资金清算等行为。

2017年国内互联网支付行业整体保持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有力支撑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和社会消费增长,但受到移动支付替代效应的影响,市场主体业务规模增速放缓或出现下降,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完成483.28亿笔互联网支付交易,交易金额达38.73万亿元,比上年分别下降27.14%、28.61%。2012-2017年国内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如下图所示:

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

②移动支付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国内手机用户数量达到14.2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02.5部/百人,4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97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70.21%。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的提高以及更快网速4G移动电话的普及,为移动支付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客户应用基础和更高速的移动网络环境,推动了客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

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延续高速发展态势,对互联网支付业务形成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市场主体积极拓展移动支付应用场景,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丰富和完善移动支付生态圈功能,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扩大市场份额,在便民支付和消费领域发挥出积极作用。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392.62亿笔,金额为105.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53%和106.06%;笔均业务金额为439.3元,日均发生业务6.56亿笔,金额为0.29万亿元。

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

3、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格局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2017年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仍然保持优势地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交易金额排名全国前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量总和占互联网支付业务总金额的75.18%。前十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每家的交易规模均在1万亿以上,交易规模在1,000亿-1万亿的机构有31家,其业务量占交易总额的20.92%。2017年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量分布区间情况如下图所示:

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