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方向分析,基建投资加速将改善市场供需关系

阅读:

传统基建稳需求、注重补短板,新基建关注新兴产业、谋未来发展。根据去年以来中央的会议精神,本轮扩基建不同于以往靠“铁公机”拉动,传统基建更注重补短板、惠民生,以及决胜脱贫攻坚战领域。本次疫情事件暴露出了国内医疗卫生领域短板,或成为倾斜领域。主要投向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救助设施、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市政管网、自然灾害防治、污水垃圾处理等,以及农村公路、信息、水利、高标准农田、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建”概念,重点配套新兴产业发展,具体包括 5G网络、数据中心、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信息化等领域。同时会议中还强调要“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并“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所以,更广义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包括轨道交通、环保建设等补短板领域。新型基建体量尚小但发展前景大,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将是政策持续支持方向。3 月 2 日央视新闻报道,“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可以看到,无论是专项投向新基建的规模,还是 PPP 项目中新基建的占比,都在不断提升。

建议关注新基建产业链:机械(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半导体设备)、通信(车联网/工业互联网/IDC/5G 网络建设)、传媒(广电,与国网共建 5G)、军工(卫星)、 汽车(智能汽车相关)、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特高压/电动车充电网络)。此外,关注基建中性价比较高板块:建筑(园林/装饰/铁建/轨交)、钢铁、建材(水泥/玻纤)、有色(铜)和疫情影响下景气回升+宏微观数据低于预期情况下的防御板块,如医疗器械。

新基建产业 2B 业务为主+逆周期政策推动,景气改善确定性较高我们将 A 股产业链分为新基建产业链、基建产业链、2B 科技、2C 制造、可选消费、必需消费、金融疫情影响三者共同决定了各景气改善空间和确定性,新基建业务受益于科技周期向上、逆周期政策利好、疫情影响相对较小。

基建投资方向分析,基建投资加速将改善市场供需关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主题投资视角:三次“新基建”逆周期政策的主题复盘比较

2020 年高层明确定调“新基建”作为逆周期调节的方向。“新基建”并不是新名词,早在 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 年以来,为了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逆周期调节政策发力,并与过去的传统基建不同,高层定调推进“新基建”。2020 年 3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此次高层关于“新基建”的定调,一般包括:5G 基建、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

图表: 2020 年以来“新基建”的相关政策梳理

基建投资方向分析,基建投资加速将改善市场供需关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其中大数据中心是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新基建相关内容中首次提及,数据中心是为有互联网需求的用户,提供了集中存放计算、存储以及网络设备的场所,硬件方面主要包括服务器、IDC 等,软件方面则包括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大数据中心是 5G 物联网时代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图表: 新基建七大方向以及关键产业链环节

基建投资方向分析,基建投资加速将改善市场供需关系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我们认为 2020 年提出的新基建顺应了 5G 时代技术革命的新趋势,从整个技术周期来看,新基建中:5G 基建、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均有较为广阔的增长空间,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预计 5G 在 2020-2025 年将拉动中国数字经济增长 15.2 万亿元。2000 年以来,同样有两次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提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作为逆周期对冲政策,分别是:2009 年的战略新兴产业提出,以及 2013年的信息消费促进政策,因此,我们可以将此次“新基建”政策与上述两次逆周期政策做大致的类比。

2009 年、2013 年、2020 年均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提出产业政策作为逆周期调节,通过类比我们得出结论如下:

从产业政策角度类比来看,我们认为政策级别和落地能力影响主题的空间:(1)2009 年提出战略新兴产业后,后续政策级别不断上升,到 2012 年 7 月,战略新兴产业已经写入“十二五”规划,在此期间,代表性产业新能源和医药生物分别在 2010 年 1 月以及 2012 年 7月开始,走出了两波明显的超额收益行情;(2)2013 年的信息消费,同样级别较高,国务院在 2013 年 8 月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详细制定了信息消费的规划方案以及增长目标,确保能够落地。我们认为当前“新基建”虽然由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但目前为止尚未有实际的详细规划方案出台,短期来看主题的上升空间或有限。此外,相关的受益产业原本处于科技周期带来的景气上行期,主题涉及的部分子行业估值(如云计算、半导体等)也已经处于相对高位,我们认为未来若有进一步的确保落地和实施的相关政策出台,则相关产业推进或加速,主题的空间或再次打开。

图表: 三次新兴产业逆周期调节政策比较

基建投资方向分析,基建投资加速将改善市场供需关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5G真正的精彩在于应用

5G会出现两个出现巨无霸的机会:第一个是应用支持层会出现巨无霸级的应用支持平台,不是现有的运营商,是未来的分行业、分专业的运营商。第二个机会可能是做服务支持、做业务支持的公司,只要你能抓住5G带来的技术特征,找到新的突破口,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大的支持,不管是to C的用户还是to B的用户,你都有可能实现你自己业务的突破。

人工智能是下一代互联网

人工智能会变得越来越基础设施化,各个行业都需要去看人工智能能否更快、更好地引入到自己的行业领域里面来。人工智能会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代,就是因为它有广泛的适用性,也就是说所有的行业都有可能因为人工智能而获益。

物联网的应用集成商

物联网不是新的概念,这个趋势也喊了很多年,这个一定是未来,但关键要分析你的行业优势在哪,能否找到真实的需求,能否做出足够深入的行业方案。尽量避免成为一个简单的设备集成商,而要成为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要跨越这个阶段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蕴藏的新机会也是无限的。

智能制造的未来机会

机器换人的趋势仍将持续,但今天看起来很热闹的领域未必有市场,今天看起来暂时受挫、碰到问题的领域恰恰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工业机器人的机会在集成商,也就是需要集成商能够整合更多的科技含量和更好的解决方案,然后能够站到产业的前沿去振臂高呼,告诉大家这才是方向。

生物医疗领域的富士康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生物医疗的短板,接下来一定会迎来更好的投资建设,但一定要看准方向。未来生物制药有个大的趋势叫“医疗器械化”,医疗器械化过程当中会诞生新的巨无霸。同时生物制药领域,也会诞生富士康模式,也就是说各家都做细胞治疗,需要有工厂代工模式,负责大规模地培养细胞进行扩大,三星已经布局在做生物制药领域的富士康。

 “新基建”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

这次“新基建”更着眼于“新”,有着更多科技内涵,既符合产业升级需要,也有利于原有优势的进一步升级。借助新基建,中国制造业会迎来新一轮产业优化,在不断强化我们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寻找、探索我们如何持续保持优势,应对下一轮全球化挑战才是更重要的挑战。

疫情对未来长远的影响,更值得重视,也蕴藏更多机遇。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天疫情有很多看得见的危机,但有一个不显著但可能对未来更为深远的影响:那就是如果不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一批未来 商业的苍天大树会提前倒下。今天很多中小科技公司,还没有盈利能力,处于研发阶段的他们还在靠投资生存。这些中小企业没有现金流, 还在研发阶段,如果这批企业没能挺过疫情,将对我们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才是此次“新基建”应该更关注的领域。

以史为鉴,转危为机

世界历史上,每一次危机都是对人类智慧的考验。因为每一次危机背后都,都有着潜藏的、引领未来的机遇。40多年前的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以钢铁、汽车、化工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遭受严重打击,但美国大力发展计算机、航天航空、生物工程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新兴产业,顺势完成经济结构转型。

美国应对2008经济危机,和我们四万亿刺激政策不同,美国在政策、投资、市场加大了对信息产业扶持,才有了美国经济今天的增长。美国今天市值破万亿美金的四家公司,都是2008年经济后,重新抓住机会,创造巨大财富的结果。

过去几年每当经济出现不确定影响的时候,人们总是会拿出查理芒格的话,“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疫情之后,我们应该有所修正。没错,正在发生的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未来趋势对我们的影响。“活在未来”,才应该是我们经过疫情之后,更应该采取的方法论:以未来的视角审视今天的思维方式,以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决定今天的所作作为。

如果针对此次疫情,我们的“新基建”能够从全球创新生态的角度出发,借助危机重构我们对全球创新生态的战略布局,中国或许就有可能借助危机完成转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过此次疫情这考验的中国制造业,就会更有机会为全球创新赋能,更好的参与到全球创新生态的建设中。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