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在线购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疫情有望加快畜禽冰鲜的消费替代趋势电商渗
疫情加速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目前家电、服装等标品渗透率较高,而生鲜、零食等非标品线上渗透率仍较低。国内电商渗透率不断提升,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购物额占社零比例超过20%,但仍有提升空间。从品类来看,差异较大,家电、服装等标品因为品牌背书线上线下品质差异不大,而线上又具有方便、高性价比的优势,渗透率提升较快,目前线上渗透率已经到40%左右。但生鲜、零食等品类因为非标以及体验感重要的原因,线上渗透率仍不高,目前均在11%左右。疫情影响下,全国人民居家,但生鲜等必需品不可缺少,将推动线上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未来凭借方便快捷品质好等优势,线上渠道的认可度和使用度也将持续提升。
1、健康化消费备受重视
疫情爆发是史无前例的全民健康教育,国民有望持续增加健康消费支出。每一次疫情或安全危机过后,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都会迎来一次升级,比如“三聚氰胺事件”直接刺激豆浆机市场新一波需求,“高猛钢事件”刺激电水壶的“换新潮”。疫情之后,在产品方面、消费者对健康、品质、杀菌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促使健康化和品质化产品销售的大幅提升;在生活方式方面,消费者对免疫力、健身、享受、家庭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
图表:疫情带来消费者健康化消费理念再升级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2、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消费者的生鲜购买方式造成影响,尤其会加快畜禽冰鲜的消费替代趋势。
能够减少疾病、符合营养健康长期需求的商品更受消费者青睐。例如具备消毒免疫属性的医疗用品(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可囤积食品(休闲零食、速冻食品等)、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健康食品(乳制品、保健品等)。受疫情影响,具备消毒免疫属性的医疗用品(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持续热销,甚至出现抢购一空的现象。原本节日期间的聚集性消费如酒水、饮料,走亲访友送礼型消费如高端乳制品等,会一定程度受挫,但是,受益于居民囤货、休闲、免疫保健需求等,速冻食品、休闲食品、保健品企业反而会收获利好。京东春节数据显示,牛奶/饮用水/坚果炒货成交额分别同比增长300%/200%/100%;水饺、面点等速冻食品同比增长超过7倍,线上消费占比高的休闲食品/保健品企业有可能受到的利好程度更高。
我们认为非洲猪瘟病毒开启万亿级生猪冷鲜消费市场。国内生猪年出栏量约为7亿头,折算成猪肉约为5500万吨,我们按40元/公斤的终端价格计算,市场规模接近2万亿。在2018年之前,国内生猪消费以热鲜肉为主,由于生猪产能地区分布不均,每年都要从产区(一般为经济欠发达)向销区(一般为经济发达地区)调运上亿头活猪,然后在销区宰杀当天运到农贸市场消费。但2018年底国内生猪市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该病毒致死率高,已经造成生猪存栏40%以上的下滑,生猪价格也达到了40元/公斤的历史高位。为了非洲猪瘟,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9月出台《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表态要实现“运猪”向“运肉”转变,推行猪肉产品冷链调运,将消费者猪肉消费从热鲜肉向冷鲜肉转变。国内猪肉冷链调运目前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考虑到防控非洲猪瘟的必要性、政策的驱动以及消费者食品消费安全观念的提升,未来生猪冷鲜市场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
3、新冠疫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冷鲜配送消费有望成为主要消费方式
禽肉是国内第二大肉类消费品,2019年预计白羽鸡与黄羽鸡分别贡献禽肉850万吨和570万吨。其中,白羽鸡消费偏工业化,基本集中屠宰,集中冷冻配送;而黄鸡由于肉质香嫩,多为居民消费,因此以活禽交易为主,采用现买、现杀、现炖消费。由于活禽易携带冠状病毒,发生疫情后,各地区纷纷关闭活禽交易市场。我们认为禽类冷鲜消费更健康,更有利于消费者食用安全,本次疫情有望加快畜禽冷鲜消费替代趋势。
图表:国内2019年白羽鸡与黄羽鸡产量预计分别为850万吨和570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