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发展历程及产业链一览

阅读:

视频会议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上游的芯片及器件供应商,中游的视频会议设备提供商,及下游的集成商、代理商和最终用户。

视频会议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芯片、机芯、摄像机镜头及其他零组件制造商。芯片设计的核心技术基本由英特尔、三星电子、德州仪器、高通等国际大型芯片制造商所掌握,索尼、松下、安霸、海思等芯片设计厂商在视频处理芯片上有各自的优势。机芯是视频会议摄像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索尼、日立等大牌厂商占据主流高端市场,国内部分摄像机供应商(如维海德)具备自主开发和生产机芯的能力。摄像机镜头的主要供应商有索尼、奥林巴斯、腾龙光学、舜宇光学等国内外企业。其他零组件主要包括存储设备、PCB等电子原料和显示屏、音响等外设器件,上游行业整体发展成熟,市场竞争较为充分。

图:视频会议产业链

视频会议发展历程及产业链一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视频会议行业的下游包括集成商、渠道代理商和最终用户。系统集成商和渠道代理商直接面向客户,完成产品的集成服务、销售和维护等业务。其中,系统集成商需具备政府监管部门颁发的系统集成资质,由于大部分大型网络视讯系统均需要进行线路架设、设备配套、安装调试等专业性集成工作,用户一般不具有相应能力,需要通过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的集成商来完成上述工作。而小型网络视讯系统通常采用层级构架的代理商渠道进行销售。

视频会议行业的最终客户主要包括政府、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机构及广大的企业、个人、家庭市场。传统视频会议系统的部署、运营和维护成本较高,用户主要集中在分布范围大、资金实力较强的政府省市县层级、教育机构和大型企业。随着云视频会议市场的兴起,视频会议的应用范围不断下沉,如向政府乡镇一级下沉,向中小型企业下沉,越来越多的视频会议新场景新需求得到开发。

1、视频会议发展历程回顾

纵观全球视频会议行业发展史,视频会议的普及和发展经历了从概念到商用的萌芽阶段,模拟视频会议阶段、专用网数字视频会议阶段、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阶段和云视频会议阶段五个阶段。技术演进是行业过去发展的核心主题,未来技术与应用的结合将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

萌芽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从概念到商用,发展缓慢。爱迪生在1878年的文章中描述了一种名为“电话影像机(Telephonoscope)”的设备,能同时传输声音和图像,这是视频电话概念最早的雏形。1927年贝尔实验室开发出真正的“图像电话”设备,后于1956年研发出第一个视频电话系统,每两秒钟传输一张图片。1964年AT&T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首款视频电话产品PicturePhoneMOD-Ⅰ,这是视频电话首次进入公众的视线,但由于价格高昂和系统笨重,公众对其兴趣不强烈。随后AT&T继续在美国纽约、华盛顿特区和芝加哥三个城市安装了最早的商用图像电话亭进行测试,视频电话价格每三分钟拨打需16-27美元左右,价格高昂。

表:视频电话从概念提出到变为现实的历程

视频会议发展历程及产业链一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模拟电视会议阶段(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早期模拟电视会议受制于技术条件和高昂价格,产品仍不成熟,难以广泛发展。1970年,AT&T正式推出其商业视频电话服务,当时是基于模拟电路进行传输,传送的是黑白图像,需占用1MHz的带宽且费用高,没有得到广泛发展。在此期间,NipponTelegraphandTelephone(NTT,日本电报电话公司)于1976年建造了东京和大阪之间的视频会议系统;IBM于1982年使用48Kbps的通道,将视频会议系统连接到公司内部,用于召开日本公司和美国总部间的周例会。这两个事件促进了视频会议在软件和技术上的发展,虽然实际产品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但开始应用于企业内部,是视频会议正式走向商用的标志。

表:模拟电视会议逐渐走向商用

视频会议发展历程及产业链一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专用网数字电视会议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数字图像压缩技术取得突破,数字电视会议取代模拟电视会议;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难以互通。70年代数字图像和语音编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80年代初期研究人员研制出2Mbit/s彩色数字视频会议系统,日本和美国各自形成非标准的国内视频会议网。80年代中期以后,得益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编解码技术的提高以及数字式网络的发展,专用网数字会议替代模拟会议。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又有若干家公司推出视频会议产品。这个阶段的视频会议一直使用专用的编解码硬件和软件,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厂商的会议终端难以互通。这个时期首先通过卫星、光纤等专用网络进行连接诶,也只在政府、军队等少数对保密性要求较高的单位使用。1990年,第一套国际标准协议H.320被引入视频会议,主要针对N-ISDN(Narrow-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上的群视频会议以及相似特性的专用网,开放性仍较差,视频会议发展的范围和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表:专用网数字电视会议的发展

视频会议发展历程及产业链一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阶段(20世纪90年代):网络通讯协议由H.323取代H.320,在应用功能和性价比上更具备优越性,催化视频会议系统的商业化应用。1996年11月,ITU-T推出了H.323系列标准,拉开了IP网络视频会议时代的大幕。相比H.320协议,H.323在组网结构、性价比、多媒体视讯会议和多媒体应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优越性,因此受到各厂商欢迎。这一阶段互联网快速发展,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信息压缩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新型的视频采集、传输设备不断涌现,视频会议系统价格开始下调,应用场景也不断丰富,在政府、军事、金融、电信、教育、企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表:国际标准介绍-主流协议框架比较

视频会议发展历程及产业链一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H.323协议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音频编解码、视频编解码、系统控制、数据流的复用等组成。G系列相关协议用于处理音频编解码;H.26x系列相关协议用于视频的编解码;T12x系列用于多媒体数据通信。国际制定视频编码标准的主流组织包括ITU(国际电信联盟)和ISO/IEC,后者联合成立了一个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

表:H.323与H.320的具体比较

视频会议发展历程及产业链一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H.26x系列是ITU提出的,主要应用于实时视频通信领域,ISO/IEC提出MPEG系列。后来两大组织成立了联合小组JVT小组,推出了包括H.264在内的一系列标准。现在盛行的H.265(HEVC)于2013年2月推出,作为一种新编码标准,相比H.264有极大的性能提升,包括带宽减半、存储减半、画质提升、兼容H.264等,但由于专利费用较高,广泛推广受到限制。

AVC有两个正式名称:国际电信联盟(ITU)命名的H.264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命名的MPEG-4Part10。SVC是AVC标准的附录G,通常指H.264的可伸缩部分,也是基于AVC视频编解码器标准为基础。SVC(可伸缩视频编码技术)标准于2007年11月完成低定稿并出版,由Vidyo在2008年首次推出,后来由ZOOM发扬光大。传统的视频会议巨头选择的技术路线以AVC为主,能兼容SIP或H.323协议的视频终端,存量市场较大。后起新创公司如ZOOM和小鱼易连等选择SVC技术路线,从而提供更好的性能体验。

表:互联网视频会议的发展

视频会议发展历程及产业链一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云视频会议阶段(2010年以来):市场关注点从技术转向服务,从硬件转向软件,解决了传统视频会议系统设备价格昂贵、配置复杂、平台与终端互不兼容等问题。2010年以来,“云计算”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云视频服务提供商粉墨登场。目前,以思科和Zoom为代表的欧美厂商引领着全球云视频会议行业的发展潮流,而中国云视频会议刚刚起步,众多初创企业涌入云视讯行业,国内互联网巨头和通信巨头抢滩云办公领域,国内的视频会议行业也面临着一场大变革。下文将对中国的视频会议行业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