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阅读:

 

1、出版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扶持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我国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全局性战略高度,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政策支持,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原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动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制和改制,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鼓励条件成熟的新闻出版企业上市融资。

(2)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拉动

国家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及资金支持,在出版业主要体现在“农家书屋”的建设。截至2010年底,我国“农家书屋”已建成24万家,覆盖全国近40%的行政村。未来10年,国家将在64万个行政村,7万个社区建成村民、居民公用书屋,市场前景广阔。

(3)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大众消费重点从物质领域向文化领域转移,独立的文化消费市场得以形成,文化产业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应运而生,文化消费正步入快速增长期。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比重仅为12.1%,文化消费潜力远未得到释放。

(4)我国阅读人群基数较大,阅读率逐年提升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国民阅读率整体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国民阅读消费市场将逐步增大。根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文盲率由6.72%下降为4.08%。

(5)国民文化教育支出逐年提高,家庭教育类书刊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家庭教育类书刊在我国书刊零售市场的码洋比重逐年增长,动销品种规模也有所提升。从收益角度看,家庭教育类书刊在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的收益能力良好。2008年至今,家庭教育类书刊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高于同期全国书刊零售市场的增长速度。

(6)新媒体、新技术催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新媒体和新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阅读甚至思维方式,当前以互联网、通信网、电视网为基础的电子报纸、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络文学、网络数据库、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等新型数字媒体已经初具规模,市场空间广阔。

2、出版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1)区域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的出版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出版资源相对薄弱。以图书出版单位为例,2010年北京地区的图书出版单位总产出、增加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0.9%、60.1%、34.8%、38.4%;其图书出版单位、就业人数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0.6%和46.1%,居全国前列。

(2)市场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地区封锁依然严重

我国的出版业存在着资源配置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份额不大的弊端。一方面,出版社受限于地域壁垒,在空间上难以扩张;另一方面,出版社在人事、分配、财务、经营等方面受到管理部门的控制,形成了人为的壁垒,难以形成成熟的劳动、资本等要素市场。

(3)传统出版业态向新型业态转型迟缓,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单一的媒体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等方面的需求,各种媒体间的交叉、渗透、互动、融合对传统出版行业的创新能力和业态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数字化浪潮的冲击,我国出版业发展滞后,大多数出版单位无法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规模及模式,急需提升业务创新能力,进一步探索新业务经营渠道与模式。

(4)出版物内容同质化现象削弱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人们对出版物的内容需求近年呈现多样化、精细化、层次化的特点,既有娱乐化、消遣化的浅层次需求,又有对哲理、道德、学识的深层次需求。为追求近期利益、减少市场风险,出版单位忽视了对于出版物新型题材的挖掘,在出版内容和分割上出现了同质化倾象,从而影响了出版单位的品牌及市场建设,不利于行业的整体良性发展。

(5)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滞后

随着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内容结构、传播介质、技术手段、经营模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人才作为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编辑,掌握着专业化知识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外语等复合型人才成为制约行业及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标签: 出版行业出版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出版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