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调风叶、风机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进入壁垒
(一)、空调风叶、风机行业竞争格局
空调风叶行业为充分竞争行业,经过长时间的行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竞争局面。塑料风叶和金属风叶、风机产品的竞争格局各有特点:家用空调行业所使用的塑料风叶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而商用空调风叶、风机则仍处于抢占市场阶段。
家用空调塑料风叶与空调整机厂的竞争格局基本一致,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及顺威股份作为第一梯队,主要为格力、美的、海尔等著名品牌供应,规模较大。其他风叶生产商主要为小品牌的空调配套,或者为单一品牌配套,规模较小。
商用空调风叶、风机需要高强度、耐腐蚀,主要以金属材质为主,主要产品为金属风机。金属风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竞争激烈,还处于抢占市场阶段。商用中央空调在我国刚经过了调整期,正逐步走向成长期,市场容量巨大。金属风机主要应用于中央空调领域,潜力非常大。但是,商用空调所使用的金属风机产品却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专业细分领域,大的风机制造厂商很少涉足此类细分配件行业,而大部分塑料风叶制造厂商没有能力生产金属风叶、风机。金属风机行业仍然处于分散竞争阶段,高端商用空调风机还需进口。公司从塑料风叶做起,积累相应的风叶、风机技术和丰富的客户资源,开始向金属风叶、风机延伸,现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公司金属风机成长迅速,并已经通过整机厂商的测试,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二)、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设计技术壁垒
家用电器具有大批量、低成本、低故障的特点,这对生产商和配套商提出了严竣的挑战。产品不仅追求设计的完美,工艺流程的优化,而且要求装备的高精度和自动化。空调风叶、风机是组成空调空气循环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机的质量水平、噪音大小,能效比能否达标,整机厂对这些部件的质量特别关注。
同时,国际、国内知名的空调整机厂商都对空调风叶生产厂家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生产能力有严格要求,要求空调风叶、风机制造厂家能够根据空调整机构造及设计的变化及发展趋势配套进行相应的空调风叶、风机的开发、生产,缺少研发实力的生产厂家无法达到相应的技术研发要求。
空调风叶、风机的设计生产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极其广泛,是机械、电气、流体控制的综合集成,要想进入这个行业,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及良好的团队合作。
此外,由于空调风叶、风机在设计、工艺、装备、材料、检测、安全等方面均有其特殊要求,特别是风叶、风机的设计、实验,模具的开发,必须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定制,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2)产品系列化与规模经营
空调风叶、风机产品主要应用于空调行业,包括家用空调和商用空调。空调有多少系列和类别,风叶、风机产品就必须与之对应。这就决定了空调风叶、风机行业产品系列化和规模经营的特点。首先,必须根据客户整机的产品系列和种类而设计相应的产品,包括模具设计、性能测试、批量生产和生产检验各个环节。
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产品的成本必然居高不下,无法与规模经营的生产厂家相竞争。其次,作为整机厂家客户,如果配套供应商不能进行规模化批量生产,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就很难控制。最后,空调风叶生产厂家还必须不断的研发、创新,为整机厂商提供更加优质、环保、低噪、耐用的风叶、风机,开发出更多的系列和产品供客户选购,才能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因此,随着空调厂商集中度越来越高,空调风叶行业也逐渐集中,只有产品系列齐全、经营规模大的生产厂家才能生存。
(3)客户与市场壁垒
空调风叶、风机行业的主要客户为各类空调生产厂商,所生产的风叶、风机是空气空调循环系统的关键配件,风叶、风机的质量和噪音也决定着空调整机的性能和噪音。因此,整机厂商对于风叶、风机生产厂商有着严格的筛选要求。为了保证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下游空调厂商只选择1-2家为主要供应商集中供货。如果新进厂商要进入整机厂供货渠道,不仅要通过严格的质量考验,还需要漫长的测试周期。由于空调风叶、风机所占空调整机成本比较很小,空调生产厂家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而不是成本因素。因此,公司风叶、风机产品一旦获得认证,进入下游客户供应链后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市场份额,不会轻易被更换。
空调风叶、风机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有的生产厂商已经过了市场的挑选,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基本覆盖大型空调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行业龙头企业在人才、技术、管理、质量、营销体系、市场份额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其他企业要进入空调风叶市场将面临诸多困难。
(4)制造工艺和检测技术壁垒
空调风叶、风机产品虽然已经成熟,但是模具设计和产品检测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离心风机叶轮、主轴等核心部件几何形状和制造工艺复杂,需要配备专用加工设备及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工。此外,大量风叶、风机需长时间在高温、磨损、腐蚀等各种环境中运行,对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及运行效率要求高,需要建立严格的检测手段,如原材料检测、探伤检测、强度检测、空气动力试验和机械运转试验等,以确保产品质量。新进入者难以掌握和快速积累此类制造工艺和检测技术诀窍,因此对其存在较高的制造工艺和检测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