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发展及主要进入壁垒
(一)、电动工具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电动工具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我国电动工具获得强劲发展动力,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中国电动工具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始期,从建国后至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电动工具产品为电钻;第二阶段为成长期,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改革开放为电工工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动工具制造业不断壮大,产品种类逐渐丰富;第三阶段为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动工具产业在承接国际分工转移的过程获得巨大发展机遇,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电动工具生产国。
以手提式电动工具产量为例,2005年,我国手提式电动工具产量为19,482.30万台,2014年,产量上升至21,348.20万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动工具制造技术获得较大进步,产品质量和性能不断提高,逐步打开了世界电动工具市场,我国生产的电动工具大部分供外贸出口。2007年,我国电动工具整机出口额为40.43亿美元,2014年增长至66.79亿美元。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的出口额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根据中国行业研究网的分析,目前全球使用的电动工具80%以上由中国生产。
(二)、电动工具行业的主要壁垒
洗衣机离合器等家用电器零部件、电动工具零部件主要为家用电器制造企业、电动工具制造企业提供符合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和产品性能的配套产品,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其进入门槛已较发展初期大幅提高。
(1)技术壁垒
洗衣机离合器等家用电器零部件、电动工具零部件必须符合下游客户对供应产品精度高、性能稳定、种类齐全等要求。高标准的质量要求需要上游零部件制造企业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经验丰富的工艺控制及稳定的技术员工队伍,同时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实时进行工艺流程的重新设计、改进。此外,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洗衣机离合器等家用电器零部件、电动工具零部件行业许多关键性技术已被行业先入者申请了专利,下游客户在甄选供应商时,除考虑质量是否稳定、价格是否合理外,还将是否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等作为重要的选择因素之一。行业新进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自身的技术积累、避开已有的专利保护,面临着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
(2)合格供应商体系壁垒
洗衣机离合器等家用电器零部件、电动工具零部件的质量高低和技术优劣直接影响到下游产品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目前,我国家用电器制造业、电动工具制造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以洗衣机行业为例,根据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11月,海尔、美的、惠而浦中国、松下占据了国内洗衣机市场62.60%的份额,而大型家电、电动工具制造企业对零部件的质量要求普遍高于一般行业标准。下游客户在选择零部件制造商时,一般需要经过合格供应商资质认定,对供应商的技术工艺水平、研发能力、产品质量、供货能力、企业信誉和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严格审定。由于审定条件严格、过程复杂,客户一旦与供应商建立采购关系,一般都会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新进市场的零部件制造企业,要获得客户的认可并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3)规模壁垒和多品种零部件供应壁垒
规模化运作能够使企业有效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并增强采购、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大型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制造商对长期合作供应商的生产规模要求较高,交货期往往较短,部分订单甚至要求零部件供应商三至五天内完成交货,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可实现快速、大批量、持续稳定的供货保障能力。行业新进企业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化供应能力;同时,不同类型的家电、电动工具制造商往往要求不同规格和型号的零部件,如何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满足多元化弹性产品要求,对家电、电动工具配套产品供应商提出了较高挑战。因此,行业新入企业面临较大的规模壁垒和多品种零部件供应壁垒。
(4)资金壁垒
洗衣机离合器等家电零部件生产企业、电动工具零部件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需要强大的资金投入。采购过程中,行业内企业需要垫付较多流动资金以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生产加工过程中,为及时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企业往往研发和引进行业领先的生产线,尤其是众多高精度、性能优越的机器设备,设备采购和维护需要承担巨大的资金压力;销售过程中,现在国内主要家电生产厂商力推“零库存”的存货管理模式,供应产品须经客户试用合格后方实现商品所有权上主要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占用了零部件供应商的大量资金。因而,新进入家电、电动工具零部件行业的企业必须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