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压缩机零部件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1、汽车压缩机零部件行业主管部门
目前的主导业务为压缩机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属于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为行业宏观管理职能部门,国家发改委主要承担产业政策的制定、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监测行业日常运行,以及协调和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等。
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属于汽车制造业。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为行业宏观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及协调和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
2、汽车压缩机零部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为促进压缩机零部件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
3、汽车压缩机零部件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我国与压缩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行业有关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主要如下:
压缩机零部件行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03)、1、明确提出“改造提升制造业”(第九章),“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制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2、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3、鼓励企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产品升级换代;4、在经济发展指标明确指出,我国于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该指标是约束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03)、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重点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瓶颈。引导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支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系统解决“四基”工程化和产业化关键问题。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设立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2、国务院、《“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2.06)、加快研发空调、冰箱等高效压缩机及驱动控制器、高效换热及相变储能装置,各类家电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和待机能耗技术。
3、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2013.02)、制冷空调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属于国家鼓励类工业产品。
4、工信部、《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2011.01)、1、加大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加快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及关键零部件的升级改造,不断开发智能化、高效节能、环保低碳的家电产品;2、加快关键零部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作配套能力,提升产业链整体运营效率。
5、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2011.11)、1、提出“十二五”期间家电行业要提升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研发水平,丰富家电及小家电产品种类,提升档次发展高端、新型产品,如向新材料、关键部件、智能、物联网方向发展;2、空调压缩机,重点是涡旋压缩机、新工质压缩机、高效直流电机、直流变频压缩机及其控制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到“十二五”期末,定频空调压缩机的性能系数(COP值)平均提高到3.2以上。
汽车零部件行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03)、汽车行业要强化整车研发能力,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平。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2013.08)、1、限期淘汰黄标车、老旧汽车;2、政府普通公务用车要优先采购1.8升(含)以下燃油经济性达到要求的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择优选用纯电动汽车,研究对硒鼓、墨盒、再生纸等再生产品以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措施。
《"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2013.01)、在“十二五”期间要增强重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加强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必需的基础工艺、关键零部件等为重点,搭建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平台,为提升制造业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提供有力支撑;提高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开发能力。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2.06)、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2、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3、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电动化附件的研发;4、加大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力度。突破低阻零部件、轻量化材料与激光拼焊成型技术,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
《中国制造2025》(2015.05)、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1、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2、全面提升电动汽车整车品质与性能。加快推进电动汽车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开展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结构轻量化设计。提升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配套能力与整车性能。加快电动汽车安全标准制定和应用。
3、工信部、《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2010.10)、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制造关键技术,产品技术水平达到21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研发一批关键基础零件,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配套能力提高到70%以上;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发展一批高附加值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强的基础零部件企业及知名品牌。
《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03)、要提高汽车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检测能力,结合生产线改造,增加在线检测设备。
4、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2014.01)、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2014年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下降5%,2015年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下降10%,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5、环境保护部、《2014年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2014.09)、到2014年底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到2015年,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500万辆黄标车;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国范围的黄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