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行业概况及市场供应情况分析
1、光伏玻璃行业概况
(1)发展概况
光伏技术发源于欧洲,其行业发展具有全球化的特点,光伏玻璃行业属于光伏行业的一个分支,国内光伏玻璃行业的发展与国外光伏玻璃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2006年前由于光伏玻璃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和市场需求量少,国内光伏玻璃产品尚未实现产业化,当时的光伏玻璃市场基本由法国圣戈班、英国皮尔金顿(后被板硝子收购)、日本旭硝子、日本板硝子四家外国公司垄断,国内光伏组件企业完全依赖进口的光伏玻璃进行生产,光伏玻璃的进口价格高达80元/㎡以上。
2006年前后,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需求和利润进一步扩大的带动下,国内光伏玻璃行业开始发展,以本公司为代表的玻璃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引进,投建光伏玻璃生产线,实现光伏玻璃国产化。
到2016年前后,国内光伏玻璃行业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从依赖进口发展到替代进口,旭硝子等国外企业纷纷退出光伏玻璃市场,圣戈班等公司只剩一些产能较小的窑炉仍在生产。发展到目前,国内大型玻璃企业开始海外建厂,已计划在越南扩充生产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我国光伏玻璃出口量也迅速增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1月份我国光伏玻璃出口至日本、美国、欧洲等国际市场的数量约为12.99万吨,约占光伏玻璃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与去年同比增长7.74%,如将以光伏组件形式出口的光伏玻璃计算在内,则出口量将远超这个比例。与此同时,2016年1月份我国光伏玻璃进口量仅为934吨。据统计,2015年全世界93%的晶硅电池组件采用中国生产的光伏玻璃。
(2)光伏玻璃市场需求情况
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制造的必要原材料,与光伏组件的装机量和生产量关系密切。
在光伏组件的装机量方面,2010年至2014年,全球光伏组件年装机量的复合增长率为28.2%,从2010年的17.2GW增长至2014年的46.5GW。而在同一时期,中国光伏组件年装机量的复合增长率为106.9%,从2010年的0.6GW增长至2014年的10.6GW。
在光伏组件生产量方面,2010年至2014年,全球光伏组件生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1%,从2010年的22.3GW增长至2014年的48.1GW。而中国同期的光伏组件生产量从2010年的10.8GW增长至2014年的34.5GW,年复合增长率为33.7%。
随着未来几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光伏组件年产量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光伏玻璃的需求量也将继续增长。
全球光伏玻璃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2年有所下降,但自2013年以来迅速回升,2014年市场规模达到109.74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全球光伏玻璃产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将增长8.9%,从2015年的118.44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66.77亿元。
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光伏玻璃产业的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增长率为8.4%,2010年的销售收入规模从57.4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79.17亿元。中国光伏玻璃行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增长11.5%,从2015年的人民币91.23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41.11亿元。
2、光伏玻璃供应情况
根据Frost&Sullivan的报告,全球光伏玻璃的产能及产量分别由2010年的10,800吨/天及202.2百万平方米,增长至2014年的18,800吨/天及375.1百万平方米,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0%及16.7%。预计全球光伏玻璃的产能及产量将分别由2015年的20,200吨/天及401.6百万平方米增长至2019年的27,200吨/天及544.4百万平方米,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7%及7.9%。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及出口国,近几年来中国光伏玻璃的产能及产量增长都超过全球光伏玻璃产能及产量的增长。2010年至2014年,中国光伏玻璃产能及产量分别由5,300吨/天和99.4百万平方米增长至13.800吨/天和274.5百万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7.0%及28.9%。2010年至2019中国光伏玻璃的历史及预期产能、产量的变动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