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源行业及主要进入壁垒
(一)、电源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在电源产品市场上,不同的电源产品根据其产品应用特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经营模式。对于统一、标准化的标准电源,通常通过经销商和代理商进行销售,生产厂家根据经销商和代理商的销售数量来制定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产品定价往往遵循市场定价,赚取行业平均利润。对于满足特殊需要的定制电源,通常需要电源制造企业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针对客户个性需要研发和设计产品,根据客户订单进行生产和采购,并为客户提供长期的定制化服务,产品定价往往根据产品成本、提供价值和竞争状况进行综合确定,往往能够赚取超额的利润。
作为技术和工艺设计密集型行业,电源行业存在以下进入障碍:
①研发能力壁垒
电源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军工、铁路、电力、工控、广电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这些应用行业信息化、智能化、高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升,必然要求电源厂商持续不断的加大研发投入、保持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快速响应不同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并且能够及时将研发成果成功转化为产品,实现产业化。仅仅靠一两项技术或者一时的研发投入很难获得客户的认可,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也难有保障,更不可能长期保持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这导致电源行业具有较高的研发能力壁垒。
②技术壁垒
电源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热设计、电子兼容性设计、磁性元器件设计等技术的综合集成。高性能电源产品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优良的电磁兼容性等要求,需要专精于电路、结构、软件、工艺、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人员构成的团队共同进行研发,其中高端电源领域对制造工艺、可靠性设计等方面的要求更高,需要长期、大量的工艺技术经验积累和研发投入。按照国际行业标准建立开发、测试的管理平台,需要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识别和管理能力,同时需要投入大量满足国际标准的测试仪器设备。
③企业资质认证壁垒
通信、航空、航天、军工、铁路等领域的设备制造商需要对电源厂家的资产规模、管理水平、历史供货情况、生产能力、产品性能、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保证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只有通过设备厂商的资质认定,电源厂家才能进入其采购范围。为获得以上所述行业设备厂商的资质认证,企业一般需要先行通过行业或管理机构的第三方认证。航空、航天及军工行业客户一般要求GJB9000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总装备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认证、中国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颁发的各种国军标生产线认证等资质;国际通信客户一般要求ISO9000,TL9000、ISO14000、ISO18000等资质。
④规模效应壁垒
电源产品所选用的电子元器件及配套材料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因此可以形成规模效应。电源生产企业只有形成规模效应,通过批量生产产品,才能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取得价格优势,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下游行业的大客户订单具有一定的变动性,公司需要建立一定的成品和原材料库存来维护与客户的供货关系。因此电源新进入者面临着规模效应壁垒。
⑤资金实力壁垒
通信、航空、航天、军工、铁路、电力等领域客户一般会要求电源制造商给予较长的销售回款期,这必然占用企业较大规模的流动资金;随着设备及系统对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设备制造商对电源供应商的设备制造水平和检测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考核认证的门槛也会相应提高,这就需要电源企业不断加大仪器设备投入;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也促使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资金实力较弱的电源企业将难以在行业内可持续发展。
⑥产品质量壁垒
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决定了电源企业是否能够获得下游设备制造商的资质认定,同时也是能否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重要基础。而且随着下游应用产品的发展,如电源在航空、航天及军工等领域的应用,对电源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产品质量需要训练有素的人员配置、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同时具备符合行业大客户严格质量管理标准的生产线,因此电源行业新进入者,尤其在面对高端大客户时,面临着较高的质量壁垒。
⑦品牌知名度壁垒
品牌知名度是一个公司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能力、管理素质、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尤其是在通信国际大客户、航空、航天及军工行业典型高端大客户的长期成功应用经验,是电源企业进入上述行业大客户合格供应商名录的重要条件。电源企业下游大客户在选择供应商及进行采购份额分配时,在保障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条件下,也越来越重视供应商的品牌影响力,尤其是国际大客户,在选择供应商进行认证时,更是首先选择品牌知名度高、行业认可程度高的厂商。因此,电源行业新进入者,特别是面向高端大客户拓展市场时,面临着较高的品牌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