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服务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1、医疗信息服务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自2000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软件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对软件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三年来国务院、工信部等部门又相继发布了多项对软件产业的扶持政策,如2011年1月国务院《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进一步加大了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
2009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确定为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支柱之一。确定了“3521”工程的卫生信息化总体思路,从而为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医改,不仅有望转变传统的卫生管理模式,降低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运营成本,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收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进整个卫生改革和发展。
2012年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发挥信息辅助决策和技术支撑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诊疗规范和日常监管有效融合;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药品器械、医疗服务、医保信息等数据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建设;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发展专业的信息运营机构,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信息互联互通,方便群众就医。2013年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在“3521”工程基础上融入计生体系,五项业务将增加计划生育这一新业务变成六项业务,两大基础数据库增加全国人口数据资源库变成三大基础数据库。
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卫生领域的信息服务水平,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完善医疗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推广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医疗咨询、预约诊疗服务,推进养老机构、社区、家政、医疗等机构协同信息服务。
(2)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在用户刚性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双重刺激下,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公共卫生信息化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优化了医院的业务流程,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疗差错的可能性,降低了医院运营成本和患者负担,拓展了医疗资源的服务范围。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放大了其用户--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和社会效应,使其成为我国继金融、电信、交通等行业信息化后的又一大市场热点。
(3)行业标准化进程加速
“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先行”。近两年来,在国家卫生信息主管部门的努力下,我国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建设有了明显的进展,相继制定了医院信息化和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多项行业标准,其中包括《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化规则》、《卫生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规则》、《卫生信息数据模式描述指南》、《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等基础标准,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8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卫生标准工作五年规划(2014-2018年)》,明确提出未来5年的重点标准项目包括:制定卫生信息模型、基层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互联互通标准符合性测评测试标准、信息安全和健康信息隐私保护规范、ICD疾病诊断编码和手术操作编码等信息标准。
(4)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现代医疗服务业是信息密集和信息依托型产业,信息技术对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疗服务模式和医疗管理模式的转变;其次,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形式,从而催生和引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此外信息技术还直接推动和影响了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方式的完善。如面向服务的SOA架构技术的运用,解决了医疗信息的共享问题;三维重建技术、多影像融合技术的运用,催生出医学影像系统(PACS);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为远程医疗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也极大地推动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其中,云计算的软件租用服务使得软件提供商可以着力开发和维护若干套个性化软件来服务大量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需选租”相关信息化软件,既满足了需求,也节省了投资购置软件的成本和维护费用;云存储一方面可以解决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不断增大的数据存储需求和投资建立数据存储中心代价太高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为国家大力推动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提供了技术保障。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条码化病人身份管理、移动医嘱,诊疗体征录入、移动药物管理、移动检验标本管理、移动病案管理数据保存及调用、婴儿防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药品设备等管理中,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大数据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将为临床决策支持、医疗效果分析、疾病风险评估、远程医疗、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公众健康监控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5)医疗机构对软件价值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思想的影响,国内广大医疗机构对软件产品的价值认识不足,估价偏低,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公众对软件产品的认识逐渐提高,广大用户对软件产品价值的评估也日趋公允、合理,为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6)行业上下游积极推动
本行业的上游行业为计算机、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及通用软件行业,其产业特点为:上游市场为开放市场,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硬件产品供应充足,厂商间竞争充分,产品替代性强;技术更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价格变动大;高端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主要由外商提供,且价格较高。
上游行业的技术进步、新产品的价格下降均将对发行人主营业务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行人改进技术研发手段、完善产品性能、提高工程实施效率。
本行业的下游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包括各级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医疗部分)等,目前上述机构均为本行业的目标用户,其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及各级卫生行政管理机构是主要用户。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本行业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拓展,行业用户规模将日益增长,从而将对本行业及发行人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2、医疗服务信息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行业发展瓶颈——规范与标准欠缺
虽然近几年来,卫生信息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医疗卫生信息化的相关规范与标准,但由于标准的制定往往滞后市场发展,现有的规范与标准仍难以满足快速发的展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的实际需要,目前仍有较大部分产品开发处于无标准可循状态,造成行业研发资源浪费,对发行人技术开发造成较大影响。
(2)专业人才匮乏
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产品功能具有较为明显的专家系统特征,如:医生工作站的辅助医生诊疗功能,要求产品研发团队有丰富的医学知识支撑,才能研发出合格的产品。因此该行业需要大量的拥有IT与医疗卫生双重知识背景的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培养却比较困难,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致使国内同类厂商之间争夺人才的现象较为普遍,给医疗服务信息行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带来较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