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能效管理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1、工业能效管理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工业能效管理是近年来从工业节能服务行业中发展起来的新型领域,其行业监管体制分为宏观监管部门和行业自律管理部门两部分。其中,宏观监管部门主要包括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相关部委,其职能系对工业能效管理行业进行组织领导、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监督管理,并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及标准体系。中国节能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协助政府做好国家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宣贯、节能信息传播、政策调研等工作,为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信息交流平台,并提供节能方面的技术咨询及信息服务,从而能够在政府和企业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此外,中国节能协会还面向社会开展节能宣传、普及节能知识、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等工作,并规范行业行为以促进产业持续发展。中国节能协会业务范围涉及电力、煤炭、石油、机械、电子、冶金、化工、铁道、交通、建材、有色、环保等行业及部门,拥有众多企业会员。
2、工业能效管理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工业能效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情况如下:
1,2015年5月,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2,2013年8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围绕重点领域,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发挥政府带动作用,引领社会资金投入节能环保工程建设;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扩大市场消费需求;强化约束激励,营造有利的节能市场和政策环境
3,2012年6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
4,2011年9月,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相比2010年下降16%;“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5,2012年2月,工信部,《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九大重点行业节能路线和节能目标。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主要行业目标是到2015年,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2010年下降18%、18%、18%、20%、20%、22%、20%、20%、18%。
6,2007年11月,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提出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促进服务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探索污染集中治理模式;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
7,2006年12月月,发改委、科技部余能利用技术、高效节能设备、节能新技术和节能新材料。,《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指出工业节能领域要发展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技术、重点生产工艺节能技术、生产过程余热、余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