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全景分析:技术分类、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一、测试机:半导体后道测试的核心支柱
按照测试机所针对的芯片种类差异,可将其分为模拟/数模混合类测试机、SoC测试机及存储器测试机等。模拟类测试机主要是为那些以模拟信号电路为主、数字信号为辅的半导体量身打造的自动测试系统。比如在一些对信号精度要求较高的传感器芯片测试中,模拟类测试机就发挥着重要作用。SoC测试机则是专门针对SoC芯片(即系统级芯片)设计的测试系统。随着电子产品功能日益集成化,SoC芯片应用愈发广泛,SoC测试机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存储测试机主要用于对存储器进行测试,通常采用写入数据后再读回、校验的方式来确保存储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像电脑的内存条、手机的存储芯片等都需要经过存储测试机的检测。在测试机市场空间占比中,SoC测试机占60%,存储器测试机占21%,模拟/数模混合类测试机占15%,其他测试机占4%。
二、我国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增长与行业红利
受益于下游汽车电子、微处理器、逻辑芯片、通信芯片等领域的迅猛发展,我国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汽车电子领域中,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各类传感器芯片和控制芯片的需求大幅增加,从而带动了半导体测试机的市场需求。微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升,也要求更为精准和高效的测试设备来保障其质量。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市场规模达113.6亿元。其中,SOC测试机市场规模为71.5亿美元,存储测试机市场规模为18.3亿元,模拟测试机市场规模为16.2亿元。预计到2025年,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29.9亿元。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反映了半导体产业整体的蓬勃发展,也凸显了测试机在保障芯片质量和性能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市场竞争格局:海外垄断与国产替代契机
在半导体测试机市场竞争方面,海外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测试机市场的泰瑞达和爱德万,以及探针台领域的TEL等企业,长期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从中国大陆市场份额情况来看,在我国半导体测试机市场中,泰瑞达和爱德万合计占比高达68%,其中在SOC测试机市场,二者合计占比更是达到了78%。
国产测试机公司与泰瑞达、爱德万等国际巨头相比,在产品丰富度上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国际巨头凭借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布局,拥有更为全面的产品线和更高的技术水平。不过,在模拟/数模混合测试机领域,华峰测控和长川科技表现亮眼,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国产化率相对较高。然而,在SOC测试机、存储器测试机等细分领域,国产自给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意味着国产替代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华峰测控:国产力量的崛起与突破
2024年,华峰测控的业绩表现出强劲的企稳回升态势。半导体行业呈现温和复苏的良好局面,国内经济逐步企稳向好,下游市场需求随之增长,这为华峰测控带来了发展机遇,使其实现营业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测试系统收入为8.1亿元,同比增长37.52%;实现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32.69%;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的毛利率达73.4%,同比增加2.08个百分点。
在产品创新方面,华峰测控全新一代测试系统-STS8600已经进入客户验证阶段。该测试系统拥有更多测试通道数以及更高的测试频率,能够满足日益复杂的芯片测试需求,进一步完善了公司产品线。在市场拓展上,其日本全资销售与服务公司正式投入运营,这一举措标志着华峰测控在东亚市场的服务能力迈上了新台阶,能够更及时、高效地为当地客户提供服务。马来西亚工厂(槟城)的正式启用,则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东南亚的生产与服务基地,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体而言,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海外巨头垄断的竞争压力。但以华峰测控为代表的国产企业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在国产替代的道路上,虽然挑战重重,但也充满了机遇,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