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IDC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云计算冲击IDC市场格局第三方IDC厂商
云计算带动IDC云化转型价值凸显,冲击IDC市场格局。近年来,云计算的兴起对传统IDC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大量中小型客户选择了价格优惠、使用简便的云服务作为存储数据的载体,云巨头的入局正在改变IDC产业格局。在优化资源结构方面,云计算将物理资源池化,摆脱了传统硬件在性能和灵活度方面的诸多限制,可以使得扩容更为简便,解决资源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在提升利润方面,数据在云端进行传输时,可通过软件层面根据实际的网络使用情况对云平台进行调试,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厂商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进而提升利润。在差异化服务方面,IDC云化将助力拉新与导流,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从而有效应对竞争和价格战。
表:IDC云化价值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国际方面,全球IDC服务市场以第三方IDC为主。根据Synergy的数据,第三方IDC厂商Equinix和DigitalRealty,以及运营商NTT仍然是托管市场的领导者,占据绝大部份的市场份额,KDDI/Telehouse与中国电信紧跟其后。其中,Equinix占据17%的零售市场份额,而DigitalRealty在规模较小的批发市场中的份额为28%,NTT充分利用原有通信业务资源,具备资金资源协同优势。
国内方面,目前IDC市场依旧以运营商为主导。IDC行业参与者主要包括以电信、联通、移动代表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以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商;以光环新网、世纪互联、数据港、鹏博士等企业为代表的第三方IDC服务商。另外,随着国电、广电、远洋等一批自带能耗或土地资源的行业新进入者将增强市场竞争。其中云计算服务商方面,除了阿里云等国内服务商,国外云巨头通过合作运营模式进入中国,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竞争。2013年6月,Microsoft通过与世纪互联蓝云合作,成为首家入华的国际公有云服务商。2014年,世纪互联与IBM联合宣布基于IBM全球统一标准的企业级云平台CloudManagedServices云管理服务正式上线。2016年,全球云计算龙头AmazonAWS与光环新网合作正式落地中国。2016年,甲骨文宣布与腾讯云合作共同为中国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2017年12月,Amazon与西云数据合作运营的AWS中国(宁夏)数据中心成为AWS在中国的第二个可用区域。2018年,我国IDC市场依旧以运营商为主导,三大运营商合计占比超过50%,但呈现下降趋势。剩余市场较为分散,在专业IDC厂商中,万国数据以4.1%的市场份额居于首位,世纪互联、宝信软件、鹏博士、光环新网、数据港的占比分别为4.0%、2.0%、1.6%、1.5%及1.1%。由于大型IDC服务商有较强的资本实力、规模化运营且客户群稳定,预计未来大型IDC服务商的业绩仍将持续提升,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并将带动产业链整合加速。
表:IDC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对标国外,第三方IDC厂商在IDC地理资源端、资金端、以及运营端等方面兼具优势,未来有望取代运营商成为市场主导者。起初国外IDC市场一样是由运营商把控,但由于IDC业务并非运营商主营业务,其营收贡献占比较低;加之第三方IDC厂商在定制化等方面灵活性更高,并且持续收购优质数据中心资源,增长动力充足。目前,全球范围内IDC市场已经以第三方IDC企业为主导,代表性企业为Equinix和DigitalRealty。国内第三方IDC服务商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行业格局相对分散,与三大运营商相比,国内上市公司机柜体量明显不足。然而,第三方IDC服务商在数据中心位置资源端、资金端、以及运营端兼具优势,定制化服务能力强,更能满足大型企业的定制化需求,上架率高,同时也能供应多个运营商网络,未来发展潜力大。
在IDC地理资源端,全球领先的传统IDC企业和以Amazon、IBM等云服务提供商为主的新型IDC企业受市场需求驱动,其数据中心资源都重点围绕经济发达、用户聚集、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布局,从而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我国,互联网及云计算行业的IDC需求仍是推动IDC业务市场规模绝对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由于云计算大客户多处于一线城市,考虑到服务响应的及时性,北上广深区域市场内IDC业务需求不断加大,数据中心上架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但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存在土地、用电、人力成本过高的问题,叠加政策限制趋严,一线城市IDC资源将成为限定资源,因此,在一线城市数据中心有良好布局的头部企业在规模效应中能够占据更多的竞争优势,议价能力有望持续上升。对比国内第三方IDC企业的数据中心布局情况,万国数据、鹏博士等均在北上广深有所布局;光环新网、东方国信等拥有北京地区核心资源;宝信软件、数据港等在上海地区资源优势显著;奥飞数据依托华南地区优势,布局全国一线城市。综合来看,第三方IDC企业的数据中心资源地区优势显著,未来也将加速新增一线城市布局,有望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表:北上深IDC最新限制政策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表:国内IDC企业在运营机柜数及扩容计划对比-1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表:国内IDC企业在运营机柜数及扩容计划对比-2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在资金端,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所需的资金门槛较高,相应的回报周期较长,专业IDC厂商可通过定增等方式灵活融资扩建。国内领先第三方IDC企业如奥飞数据、数据港、光环新网等近期陆续发布定增预案加码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奥飞数据于2020年3月11日发布4.8亿的定增预案项目公告用于建设廊坊讯云数据中心二期项目。
数据港于2020年3月14日发布约17.3亿的定增预案项目公告,包括:JN13-B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2亿)、ZH13-A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2.8亿)、和云创互通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7.4亿)。光环新网于2020年4月17日发布了50亿的定增预案项目公告,包括:北京房山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9亿)、上海嘉定绿色云计算基地二期(9亿)、向智达云创增资取得65%股权并投资建设燕郊绿色云计算基地三四期(15.2亿)、以及长沙绿色云计算基地一期(4亿)。专业IDC厂商正在加大投入,加速布局云计算基础设施,此举将赋能公司业绩增长,奠定长期成长基础。
在运营端,IDC厂商批发与零售双管齐下,获客能力强劲。根据客户规模和具体需求不同,数据中心服务可分为批发型和零售型两种。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系面向大型互联网公司或电信运营商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通常并不提供网络带宽服务。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系面向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一般企业等客户,提供相对标准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及网络带宽服务。批发型IDC服务商往往与大客户绑定,业务确定性较强,国内以批发型服务为主的包括数据港、宝信软件和万国数据等。零售型IDC服务商通常涵盖更多的增值服务,如光环新网、世纪互联等较为注重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
表:批发型数据中心和零售型数据中心对比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国内专业IDC发展路径与Equinix相近,近年来不断并购扩大自身规模完成多地部署。一方面由于云计算对数据中心有大规模、广覆盖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IDC需求量较大的一线城市资源紧缺政策收紧,并购成为扩大规模的最有效方式。同时,头部IDC企业也进行了大量的IDC机房自建。参考海外IDC行业,我们认为收购兼并+自建的模式将被成为未来几年国内IDC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第三方IDC企业如万国数据、光环新网、数据港、奥飞数据等均有并购案例,收购了大量在一线城市及其他核心节点地区的数据中心,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奠定持续稳健增长基础。
表:2018年至今中国IDC行业并购案例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