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优先稳定就业带动消费需求!

阅读:

事件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

点评

优先稳定就业,带动消费需求。报告提出,2020年要“优先强调稳就业、保民生”,并将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定在6%左右,全年CPI涨幅定在3.5%左右。当前疫情对国内经济的短期影响仍存,回顾一季度,部分经济数据显示,国内居民消费意愿相对弱势;报告明确提出,将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同时,报告还对线上线下消费服务的融合加以强调,并提出将通过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消费市场。

强调“两新一重”建设,基建全面发力。在重点投资领域上,报告指明将“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再度夯实了基建扩内需的重要性;“两新”是指“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一重”是指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今年以来,基建扩内需的重要作用持续凸显,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要政策从多个维度保障基建投资。除传统基建外,年内“新基建”步速也明显加快;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点提及包括5G和工业互联网在内的十大行业,突出发力新基建;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基建包含5G、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有望成为拉动年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财政积极发力,稳步支撑内需。报告指出,2020年财政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赤字规模较去年增加1万亿元,略高于此前市场3.5%的预期;在支出方面,报告提出,“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基本民生、重点领域的支出保障。

在政府债务融资方面,报告提出拟安排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较2019年显著增加1.6万亿元,专项债资金是基建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今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节奏持续加快;截至两会前,财政部已累计下达提前批专项债额度2.29万亿元,并将在5月完成发行。此外,报告提出将“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专项债有望进一步撬动国内基建投资,稳健扩充国内需求。

此外,今年将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后续相关货币政策值得期待。回顾此前两次特别国债发行,货币政策倾向释放部分流动性予以配合;叠加当前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正持续推进,后续利率市场化改革、结构性货币政策均值得期待。

M2及社融增速规模明显高于2019年。在货币政策的表述上,报告指出要“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并首次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年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将更加顺畅,实体企业融资环境有望进一步优化。4月M2增速超11%,明显高于去年8%的平均水平;5月以来,央行也两次明确表示“强化逆周期”调节,国内流动性环境有望边际宽松。

在“滴灌”中小企业方面,报告将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目标定为40%以上,较去年调高10个百分点;同时鼓励银行让利,引导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行。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落实区域发展。在前期重点政策的落实方面,报告对要素市场化改革、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重要战略加以强调。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对资本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进一步细化,强调增强中小银行的服务能力,推进注册制试点等创业板改革措施,并强化保险的保障功能。在后续区域一体化政策的落实方面,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等东部地区将率先发力,成渝双城经济圈、西部大开发等中、西部地区也有望加速崛起。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