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及进入主要壁垒

阅读:

1、风电行业进入的主要壁垒

(1)技术壁垒

风电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等环节都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具体包括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电机学、变流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控制检测技术和海洋工程等,对制造商的基础技术积累和技术开发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一般为20年,要求其可以经受长期温差、风沙、雨水等各种复杂严酷环境的考验。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质量保证。

(2)品牌壁垒

风机整机制造行业的客户多为已取得风电场投资建设资格的国家及地方大型国有发电集团,该类企业一般会采取招标的方式选取风机制造商。在招投标活动中,发电集团在发放招标文件前,会进行资格审查,即对报名参加投标的申请人的承包能力、业绩、资格和资质、历史产品质量情况、财务状况和信誉等进行审查,并确定合格的投标人名单。具体来说,由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长时间在野外复杂的气候环境下运行,对产品运行期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客户招投标时对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的产品认证、高效的运作系统、丰富的行业经验、成功的实战案例、高水平的服务团队以及系统的服务支持等综合实力均有严格要求。其中,良好的品牌声誉是对产品质量、履约能力最好的证明,也是客户选取风机供应商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一些新进入行业、尚未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一般在资格审查时即遭淘汰,而具有良好品牌声誉、综合实力强的制造企业在招投标资格审查中相对优势明显。

 (3)产品检测认证壁垒

风电设备质量是风电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产品检测认证制度是保障设备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家已经初步建立风电设备检测认证制度,凡是接入公共电网(含分布式项目)的新建风力发电项目所采用的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风轮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变流器、控制器和轴承等关键零部件,须按照《GB/Z25458-2010风力发电机组合格认证规则及程序》进行型式认证,认证工作由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认证机构进行。同时,风电开发企业进行设备采购招标时,会明确要求采用拥有型式认证的产品,未获得型式认证的机组不允许参加招标。因此,新进企业需要利用更多时间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进而通过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成为市场进入壁垒之一。

(4)人才壁垒

风电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营维护等各环节均需要较高素质的人才。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扶持,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也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需求也不断加大。然而,当前我国风电行业普遍缺乏风电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特别是系统掌握风电理论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专业人才的储备构成市场新进入企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5)资金壁垒

风电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企业在建设初期,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在生产运营阶段,原材料采购占用资金较大,且风力发电机组整机销售回款周期较长,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新进入的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以抵御经营风险。

2、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市场需求状况

2016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民经济增速企稳,用电需求回升。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16年全社会全年用电量为59,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1%,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全年用电量63,0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是自2014年以来的新高。基于全社会用电需求提升与能源结构调整的大环境,风电需求也逐步提升。

2017年4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将达到50%,将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不断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实现与常规电力同等竞争。

2017年7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实现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文件要求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要把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送出消纳作为安排本区域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规模及布局的基本前提条件,发挥跨省跨区特高压输电通道消纳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国家能源局同时下发了《2017-2020年风电新增建设规模方案》,提出2017-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规模分别为30.65GW、28.84GW、26.6GW、24.31GW,计划累计新增风电装机110.41GW。

根据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GW以上,开工容量超过10GW。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1.63GW。2017年以后,海上风电进入快速发展期,项目招标需求旺盛,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积极布局海上风电发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2.79GW。十三五期间海上风电市场有望保持加速启动的趋势。

(2)市场供给状况

2008年以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暂未进入大批量生产时期,因此形成了暂时的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2008年到2012年期间,由于风电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我国出现了风机制造企业一哄而上,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的局面。2012年后,随着行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风电行业集中度得到明显提升。近年来,低风速区域成为风电开发热点,低风速地区的风况条件对风机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得到提升,风机制造企业由高峰期的60多家降低到了20多家。(数据来源:《风能》2016年08月刊)根据风能协会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有8家风机制造企业年销量(装机容量)超过1,000MW,且全部为国内厂商。2017年,仅有6家风机制造企业年销量(装机容量)超过1,000MW。未来,具备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的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5、中国风电行业发展趋势1-1-222

(1)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开发加速

中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具有分布广泛、应用灵活、离用电地区近的特点,按照“就近接入、本地消纳”的原则,近期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国内风电装机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转移,加快该类地区风能资源规模化开发,具体表现为:1)项目核准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与南部地区;2)中东部与南部地区上网电价下调幅度较低,以吸引地区的风电投资;3)《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4,200万千瓦(42,000MW)以上,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70,000MW)以上。

(2)海上风电建设加快

海上风电具有风资源丰富,发电小时数高,靠近负荷中心便于消纳等特点。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量较大,5-25米水深、50米高度可开发容量约为2亿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可开发量约为5亿千瓦。根据《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目标为1,000万千瓦(10,000MW),累计并网容量目标为500万千瓦(5,000MW)以上。其中,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海上风电建设规模均要达到百万千瓦以上。目前,国内风电整机供应商已开始投入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与运行,力图攻克技术难题,降低成本,相关政府部门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的政策优惠及相关管理办法也已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海上风电发展方向。海上风电将成为未来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新趋势和新的行业增长点。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