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萤石行业发展及主要进入壁垒
(一)、萤石行业发展
1、市场需求变动趋势
从萤石主要下游行业来看,对萤石需求最大的氟化工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呈现较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的氟化工产业正处于从氢氟酸等初级氟化工产品向含氟精细化工产品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根据《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随着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下游汽车、电子、轻工、新能源、环保、航空航天等相关产业对高附加值、高性能的氟聚合物和新型制冷剂市场需求迫切,对氟聚合物产品结构优化和新一代制冷剂替代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高端氟聚合物、新型制冷剂和含氟精细化学品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也将全氟烯醚等特种含氟单体、高品质氟树脂、高性能氟橡胶、含氟润滑油脂、消耗臭氧潜能值(ODP)为零且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低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全氟辛基磺酰化合物(PFOS)和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含氟精细化学品和高品质含氟无机盐等下游氟化工产品列入了鼓励类目录。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含氟制冷剂目前仍然是制冷剂市场的主要产品,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看,不含氟制冷剂短期内难以取代含氟制冷剂的地位。由于含氟制冷剂中真正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是制冷剂中的氯元素,因此,新一代制冷剂仍然以含氟制冷剂作为主流技术,只是通过调整含氟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来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能。为了降低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全球全暖的加剧,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产和使用的氢氟氯烃制类制冷剂(即“氟利昂”)将分别在2030年及2040年前完全过渡到第三代和第四代制冷剂。新一代制冷剂的制冷效果没有显著变化,但含氟量比传统制冷剂更高,因此总的来看,制冷剂市场对氟化工产品的需求将稳中有升。
除氟化工产业外,钢铁冶炼行业及电解铝行业也是对萤石需求较大的下游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两个行业在过去10年中发展迅速。我国钢铁和电解铝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客观上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行业存在的是结构性产能过剩,具体体现为低技术水平的落后产能过剩,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仍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各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项产业和金融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行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由于精炼程度越高的钢铁对萤石的消耗量越大,因此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比上升将对萤石的需求形成支撑。此外,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还表现在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快于需求的增长速度上,因此,即便部分落后产能被淘汰,但由于钢铁和电解铝的实际需求量和生产量仍保持了稳中有升的趋势,因此对萤石的需求仍有望保持稳定。还需指出的是,由于钢铁冶炼行业所需的萤石产品为氟化钙含量较低的冶金级萤石精粉或高品位萤石块矿,因此,钢铁冶炼行业对萤石需求的变化对以生产酸级萤石精粉为主的萤石企业的影响将更小。
(二)、萤石行业的主要壁垒
1、资源壁垒
根据目前已探明的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国内萤石资源分布呈现“伴(共)生矿多、单一矿少,贫矿多、富矿少,小矿多、大矿少”的特点,优质的萤石矿产资源非常稀缺,因此,资源储备成为进入萤石行业的最重要的壁垒。不同生产企业拥有的资源在品位、规模、开采条件、取得成本等方面的差异,将决定企业的生产成本及规模,进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拥有大量优质资源储备的企业将在行业竞争中占据先机。
2、技术及人才壁垒
矿山开发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行业,从前期的勘查、到矿山及选矿厂的规划和建设、再到后期采选技术的使用和调整都对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企业是否具有充足的技术储备、矿山行业经验以及相关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是企业是否能在本行业立足的重要决定因素。
3、政策壁垒
自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采取综合措施对耐火粘土萤石的开采和生产进行控制的通知》发布以来,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项措施,从矿业权的审批、开采生产总量的控制、行业准入门槛等多个方面对萤石行业进行监管,这不仅对行业内既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进入本行业设置了较高的政策壁垒。
此外,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商务部共同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萤石的勘查和开采被列入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从而限制了外资进入本行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都延续了这一禁止性规定。
4、资金壁垒
矿山开发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矿山正式投产前的资源勘查、矿业权交易、矿山采选设施建设等环节即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具有资金回收周期长、占用量大的特点,因此对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现金流管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也成为行业的进入壁垒之一。
5、国家环保及生态政策壁垒
国家环境生态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各级政府对资源的开发要求越来越严,进入的门槛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