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服务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1、水处理服务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工业节水减排和水污染治理等环保服务业跟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状况、环保政策、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全社会总用水量却难以持续增长(已逼近用水红线);同时由于经济建设对资源和环境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随着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环保法开始实施,各下游耗水耗能大的企业对水处理标准大幅提高,对给水水质要求和废水排放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国家对于水环境污染治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力度逐步加大,企业对环保投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水处理市场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1)经济增长推动水处理市场需求增加
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显示,工业用水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即工业用水随经济发展的变化存在着一个由上升转而下降的转折点。工业用水下降点对应的人均GDP的阈值是3,700~17,000美元(购买力平价,以1985年为基数),与之相应的第二产业在GDP总量中所占份额是30%~50%。工业用水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用水效率的提高,其来源有两方面:部门用水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调整。2014年我国人均GDP为46,629元,约为7,000美元左右,其中第二产业占GDP的总量为42.74%左右,若以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工业用水正处在由上升转而下降的转折点。由于部门用水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较长的时间,随着未来5-1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水处理市场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2)民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近年来发生许多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经媒体公开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反响,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群众举报和社会舆论等影响,迫使监管部门、排污企业采取更为强有力的措施整治污染,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大大受到限制。另外,企业品牌、商业信誉及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企业参与现代市场竞争的重要考量因素,很多企业愿意更多地将社会效益纳入到日常经营的考虑范畴,并定期公布社会责任报告。公众监督与社会舆论对环保政策的有效贯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环保投资规模持续增加
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中分别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使得环保行业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环保部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环保污染治理投资持续增加占GDP比重稳步提升。到2014年,整个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已达到9,57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51%。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总额有望超过17万亿元,比“十二五”期间(3.4万亿元)投资增长超过4倍。
2005-2014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状况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环保部《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政府与企业对水环境治理投资的不断增加,包括水处理服务行业在内的整个环保治理服务业将从中受益,水处理服务行业有望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4)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199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发展环保产业。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政府和民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逐步深化,环保产业政策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2010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2012年以来,国家更是高密度制定、发布了一系列环保产业政策,如《“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等,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方针指南和路线图。预计到2020年环保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环保产业政策变迁简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全国环保产业产值在“十二五”末将达到4.5万亿以上,到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GDP的7%-8%,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以水资源为例,2013年全国10个主要流域已有8个面临缺水难题,缺水总量将达到2万亿立方米,为此未来在节水和水质改善等领域存在巨大的投融资需求。“十二五”期间,工业循环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城市楼宇水处理,农业等领域会有超过1万亿元的投资空间。
《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提出:要改革治污模式,促进环境服务业产业化发展,培育一批潜在支柱企业。该文明确提出排污企业承担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第三方治理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排污企业的委托要求,承担约定的污染治理责任;推行环境绩效合同服务。作为环保产业的核心组成之一,水处理技术服务行业也势必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受到重视。纵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均有“先污染,后治理”的经历。针对中国目前水环境保护而言,节水节能、清洁生产、第三方治理等产业政策的推进,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完善将为水处理技术服务行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2、水处理服务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1)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作为生产性服务企业,水处理服务行业下游客户大部分集中在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电力、制浆造纸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内的公司在我国几乎都是特大型企业集团或其下属机构,行业集中度较高,水处理服务公司的资金实力和整体规模与下游客户均存在很大差距,且这些客户在选择水处理服务提供商的时候,往往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导致水处理服务公司在项目承揽上整体处于弱势地位,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2)标准化程度不够,市场竞争无序
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日益重视、行业政策的有利推动、环保设施的大量建设及环保标准的提高,在给本行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潜在竞争者进入本行业。但到目前为止,水处理服务行业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国家标准,导致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状态。
(3)环保标准对水处理化学品的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环境保护措施和标准的日益严格,对水处理化学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企业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更多地使用对环境友好的、可生物降解的化学品,采用更环保的技术,在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要实现无污染化,使得相关企业的生产和运作成本大幅提高,也要求水处理服务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从而促进水处理化学品和工艺技术的升级换代。
(4)社会各界对民用水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社会对民用水处理作用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中央空调水系统因结垢和腐蚀而增加能耗、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的隐性浪费认识不足。部分企业也会因为费用高、缺乏短期效益而不愿意投入费用用于中央空调或锅炉水系统的水处理。对于民用或城市公共设施的雨水收集、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景观水处理或游泳池水处理等,企业也普遍存在着少花钱、降低标准的现象。法规的不健全,执法的不力,标准的滞后及社会各界对民用行业水处理技术服务的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用水处理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