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分析,电子政务已是两千亿市场规模
我国电子政务已是两千亿市场规模
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和管理主体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军队等各级政务部门。
2008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已达740亿元。之后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状态。2010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2015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到2245.3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增长至2861.8亿元。
其中,2017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硬件规模960.71亿元,占比33.57%;网络设备规模413.82亿元,占比14.46%;软件规模650.77亿元,占比22.74%;服务规模836.50亿元,占比29.23亿元。
智慧城市发展需求或将加剧行业竞争
此外,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倡导智慧城市建设。而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医疗等具体行业必将得到同步发展。智慧城市带动的多行业智慧化的发展需要更强大的城市建设“大脑”——智慧化的电子政务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各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平台协议,打破传统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和行政隔阂,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网申请、快递送达”、“一号咨询、高效互动”的高效便捷式服务。而智慧城市和智慧化电子政务的发展必将引入其他更多的竞争者,加剧行业竞争。
据统计,目前华为、中国电信、新华三、浪潮等企业在电子政务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排名中较为靠前,未来有望在电子政务行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图表:2018年中国电子政务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TOP30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目前,国内电子政务行业综合服务提供领域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而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领域竞争较为激烈。未来随着智慧城市发展对政府电子政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将引入更多的竞争者参与竞争。
综合服务提供竞争格局稳定,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竞争激烈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几家大型的全国性经营企业和众多的区域性经营企业。其中,全国性经营企业的竞争要点主要有客户基础、企业背景和资质;而区域性企业的竞争要点主要有跨地域扩张能力、产品方案和标杆项目。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代表企业分别是太极股份和榕基软件。
此外,根据技术实力及服务能力,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企业可划分为:综合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行业软件开发商三类。综合服务提供商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及服务能力,一般采取服务外包的模式向客户提供包括咨询、设计、产品、实施、运维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全面的电子政务建设需求;
系统集成商和行业软件开发商规模相对较小,只能满足局部的功能性建设需求,一方面可以直接作为电子政务的供应商,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综合服务提供商的分包商。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市场中综合服务提供商竞争格局比较稳定,市场门槛相对较高,进入难度较大;而系统集成商和行业软件开发商数量众多,竞争相对激烈。
电子政务生态演进,助推各领域龙头企业受益
新时代下,“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技术升级、顶层架构、投资及建设模式均将发生重要的变化:在技术方面将引入云计算、大数据、AI等创新能力;投资模式已逐步由自建转为服务购买;顶层架构由单项应用的局部建设转为“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的整体协同;建设模式由独自建设转为共享共用。
而在这三大变化的影响下,电子政务的产业生态合作将发生质变。例如,电子政务厂商在面向G端客户的过程中,前期的项目建设思维将转为运营服务思维,推动前期产品交付模式转向持续运营模式;同时,面向电子政务行业合作方面,原有的大型系统集成时代背景下的单纯上下游点对点合作,将不能满足政府用户的需求;在“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的新架构需求下,政府需要电子政务厂商提供面向“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情况下的一体化解决与服务能力。因此,过去点对点的链状式企业合作方式将向多对多的网状关系。
在电子政务生态演进的过程中,各细分解决方案领域的龙头厂商,相对竞争优势明显提升;与此同时,转型明显的超大型总集厂商,生态地位也将显著提升。也就是说,电子政务的生态演进将助推各领域龙头企业受益,其竞争优势将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