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导航产业分析,高精度定位赋能智慧城市发展

阅读:

在本届年会展区,一台应用北斗导航技术的小型挖掘机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这台挖掘机装配了北斗智能引导系统,基于北斗高精度与传感器技术,赋予了挖掘机智能精准作业能力,不仅降低了操作难度,更大幅提升了工程作业效率。

目前,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海事、电力、民政、气象、渔业等十几个行业,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北京环卫集团运用北斗车载终端的配置,从根本上提高了环卫作业车辆的调度管理能力,实现了运营状况实时掌握,应变能力、管理效率、作业质量均大幅提升。据统计,平台上线后,节省人力成本400万元,节约燃油消耗成本10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北斗还在引领电子商务领域创新应用。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货车及配送员配备了北斗车载终端和手环。京东集团以北斗系统应用技术为核心,综合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现代物流配送规划技术等,研发了基于北斗的电子商务云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了对物流过程、交易产品、运载车辆的全面管理,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同时,北斗开始大规模进入乘用车辆前装市场,目前已经累计有超过200万辆车拥有“北斗芯”。

冉承其表示,我国北斗产业已形成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201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已达810亿元,并呈现逐年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总体产值达到2550亿元,较2016年增长20.4%。进入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超3000亿元,达到了3016亿元,比2017年的2550亿元增长近20%。并预测在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左右。

中国北斗导航产业分析,高精度定位赋能智慧城市发展

其中,北斗系统将拉动超过3000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未来,随着北斗系统定位精度提升,北斗终端小型化和电池续航能力提高,以及物联网技术商业模式日臻成熟,北斗将进一步发挥系统优势,帮助更多行业提升效率。

高精度定位赋能智慧城市发展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一套可以使北斗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的系统。经济日报记者从本届年会了解到,截至2018年11月,北斗已建成基准站数量超过2200个,成为全球基站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广、运行稳定的地基增强系统。该系统具备在全国陆地范围内,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基本服务能力。

在年会上,受邀参展的位置服务公司千寻位置展出了一座“未来之城”。依托覆盖全国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千寻位置构建了统一维度的“时空基础平台”,负责时空数据的获取,通过为海量城市感知终端提供亚米级精度以上的定位和毫秒级授时能力。“时空基础平台”为城市中所有的静态和动态参与者,添加上时间、空间坐标,进而实现对人、车、物、事件等目标对象的全域、全量、高精度、动态映射。

千寻位置还建立起“时空大数据平台”,负责海量数据存储和融合。基于统一的时空维度,“时空大数据平台”对包括城市时空基础数据、公共专题数据、城市感知动态数据、互联网抓取数据、本地特色数据等在内的各类城市数据叠加和使用。

通过“时空基础平台”和“时空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能力,城市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全局了解城市整体架构,同时因城市感知数据的丰富,还可以量化城市运行的细微变化。目前,千寻位置智慧城市应用生态以优政、惠民、兴业为立足点,已经覆盖智慧交通、智慧交警、智慧旅游、智慧工地、智慧城管、防灾减灾、车道级导航等多个方面。

2006-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系统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值稳步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2011年间,是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5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68%。200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仅仅达127亿元。201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到了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突破了2000亿元,达到2118亿元,同比增长22.1%。近年来,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发展速度则呈现了一定程度地放缓,截止至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系统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为2550亿元,同比上升20.40%。进入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超过3016亿元,比2017年的2550亿元增长近20%。

中国北斗导航产业分析,高精度定位赋能智慧城市发展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共计发射了17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进展明显快于2017年,2019年计划发射8至10颗,目前已经发射1颗,预计2020年底将建成由35颗卫星组网的完整系统。

政策面上,我国正在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该条例作为我国首部卫星导航领域的行政法规,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预期将在不久的未来正式出炉。消息面上,5月上旬中国联通与华大北斗携手成立“5G+北斗高精度定位开放实验室”,旨在将运营商、芯片模组商、设备商、垂直行业应用商、研究机构及高校联合起来,共同推动5G+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在垂直行业的应用落地。5月下旬,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将拉开帷幕。作为北斗行业层次最高、最具代表性的盛会,本届会议有望催化北斗产业加速落地。

行业景气度已逐步复苏

随着近年来军改红利逐步进入释放期,需求出现回暖,北斗产业链龙头公司收入已明显好转,行业景气度已逐步复苏。2018年,从营收规模来看,北斗导航板块合计实现营收366.68亿元,同比增长7.8%;从净利润规模来看,北斗导航板块合计实现净利27.68亿元,同比增长20.1%。中信建投提供的数据也显示,2018年北斗板块(军用)营收同比增长2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2%。

在军用市场需求驱动力提升的同时,北斗的民用市场也在进一步扩大。众多研究机构认为,未来5G叠加北斗在机场调度、机器人巡检、无人机、建筑监测、车辆监控、物流管理等众多民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据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未来3-5年,军用北斗应用市场增长提速,未来市场规模或超百亿元。在民用领域,预计下游的运营服务产值贡献将达到总产值的50%,位置服务市场空间约1300亿元,道路应用市场空间约2300亿元,行业应用市场空间约200亿元。

截至2019年4月底,北斗行业PE-TTM估值为60倍,而历史估值区间约35-190倍,向上弹性大。同时,已经有质地较好的龙头公司处于50倍以下动态估值水平。光大证券提示,一是可以关注北斗民用,特别是高精度应用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二是军改后需求释放将加速北斗军用市场需求回暖,同时更新换代需求、通导一体化趋势会进一步带动军用需求扩大。

 

标签: 北斗导航北斗系统卫星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