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阅读:

1、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1)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整体投入大幅增加

“十一五”时期,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达1.4万亿元,相对“十五”期间的投资增速为66.68%,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1.35%。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约为3.4万亿元,年均环保投资为6,800亿元左右,投入总量较“十一五”期间增长143%。环保部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污水治理累计投入将达到1.06万亿元,在环保产业“十二五”期间总

投资需求3.4万亿中约占1/3。我国对污水治理投资的显著提升将直接拉动行业市场需求,从业企业将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2)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

环境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环境污染治理责任。“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总量控制指标考核,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环保社会监督机制;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要求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此背景下,各级地

方政府也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污染治理规划,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和资金投入。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有利于污水治理业的健康发展。

(3)先进水污染污治理技术及其装备获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在提升“十二五”期间污水治理成效上,国家将重心放在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的污水防治技术及装备制造上,国务院于2009年5月发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在生态环境和民生领域将大力发展污水污泥处理设备制造业;在2010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了环保行业是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国家将大力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提升污染防治水平;2011年6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对我国未来的污水防治的政策导向进行了细化,要求继续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突破流域“减负修复”关键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和水环境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技术。鼓励自主研发水污染治理技术、水生态监测和饮用水净化与输送成套工艺与装备。

2、污水处理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1)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对应用先进污水防治技术的意识还不强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相对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对水污染防治的要求较高,而经济较为落后的的上游地区对水污染防治的认识水平相对较低,

往往以资金初次投入量作为技术设备选择的主要指标,初次投入相对较高但后续运行治理效果更好、能源节省效应更显著的先进技术往往得不到推广。

(2)存在“地方保护”现象

大型污水治理项目普遍以工程总包为项目实施方式,总包单位一般为治污区域的政府事业单位、规划院或企业,在对技术设备及解决方案进行选择时,本地企业往往会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优势技术及设备跨区域推广的难度较大。

标签: 污水处理行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