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1、电子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1)技术革新驱动全球电子行业的发展
未来消费电子行业的两大技术趋势来自显示(LCD、LED、OLED、触摸屏和3D等)和网络(从桌面到移动互联网),这两个领域的革新引发了终端变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成为新兴的消费电子终端。技术革新引领新型消费电子终端和应用领域不断涌现,将驱动电子行业的发展。
(2)经济转型及鼓励政策促进行业加速发展
经济转型给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带来发展契机。中国居民电子消费能力的增长,使得中国本土需求成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增长的强劲动力,并逐渐减少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对出口的依赖。另一方面,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凭借劳动力、市场和资源的优势,经过过去数年的积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迎来了全球性产能的加速转移,并且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走向从低端到高端、从硬件到整体解决方案的升级之路。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将电子信息列为战略新兴产业,高度重视消费电子产业发展,并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增强技术突破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3)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分工为中国消费电子带来更多机会
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形势陷入了长时期的反复动荡之中。运营成本的上升给全球彩电企业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日本企业选择缩减平板电视业务,提高代工比例,行业巨头的调整与转型将为中国消费电子企业以及消费电子代工企业腾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4)产业整合将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市场环境变化导致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改变。首先,欧美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品质量、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代工制造商必须加大研发投入以应对越来越高的技术壁垒,没有研发能力或研发能力较弱的消费电子代工制造商将遭到市场淘汰;其次,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小型代工制造商必将由于自身利润率水平低不能消化新增成本而被迫关闭。品牌商出于有效控制企业费用、降低零部件材料供需风险、提高库存管理效率等优点考虑,通过强化与有研发能力及资金实力的代工厂商的合作,逐步扩大代工的比重。
2、电子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1)外需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逾六年,全球经济维持低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全球经济活动在2014年至2015年将进一步改善的同时,全球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在发达经济体方面,产出缺口仍然很大,低通胀率给经济带来的风险开始浮现;在新兴经济体方面,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资本外流增加。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终端需求受宏观经济景气度、居民可支配收入、技术革新、消费习惯、政府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变化而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国际宏观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将对公司订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
(2)采购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一方面,消费电子行业的核心原材料部分依靠进口,国外企业对于定价策略非常明晰,若企业没有达到规定的量级很难有更多的议价空间。另一方面,消费电子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国内出现的“用工荒”使消费电子企业需付出更多的报酬应对这一现象,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因此,只有规模较大的企业才能具有一定议价能力,并依靠完善的供应链压缩成本,保证利润空间,而中小型企业被逐步淘汰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