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行业主要进入壁垒及行业发展有利不利因素分析

阅读:

1、进入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行业的主要壁垒

(1)、技术壁垒

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为多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产品,是现代材料工业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行业内领先厂商均拥有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的研发团队,配备先进的研发仪器和设备,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以保持持续领先的技术水平,这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壁垒。

此外,下游终端智能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其更新迭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这使得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作为其重要的基础材料需向更薄、更高端的方向快速发展,而更薄、更高端的产品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要求其生产技术和工艺需不断进步。能否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变化,紧跟甚至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潮流,是决定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本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2)、品牌壁垒

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是其应用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直接影响到终端产品的性能、品质和稳定性。下游客户通常对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厂商实施严格的资质审查,对产品性能、工艺流程、品质管理、生产环境及供货能力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一般需对供应商进行较长时间的考察、测试、评估后方能确立合作关系。缺乏市场口碑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赢得市场认可,难以参与主流市场竞争。品牌厂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行业中树立了自身优势品牌地位,形成了品牌壁垒。

(3)、人才壁垒

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生产企业需拥有一批融合多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通过自主研发,将先进技术和工艺应用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环节;同时需要拥有大批熟练掌握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将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在产品制造过程逐一实现。从业人员既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目前行业内技术、生产等专业人才仍较为匮乏,新进入的企业必须要有合格的人力资源储备,人才的壁垒也为新进入者设置了障碍。

(4)、资金壁垒

由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行业新进入者如果想要进入该行业并在行业中立足,就必须在设备、技术、成本和人才等方面与现有企业直接竞争,并在生产设备、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巨额投入,这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较强的资金壁垒。

1、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1)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创造有利市场环境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行业为战略性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鼓励和支持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行业发展,国家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进行大力扶持,这为行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

2011年6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和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将“无碱玻璃纤维和低成本、高性能、特种用途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列为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2012年2月,工信部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发展高强、低介电、高硅氧、耐碱等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制品”。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制品技术开发与生产”为第一类鼓励类产业。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玻璃纤维制品及特种玻璃纤维生产”为鼓励类外商投资产业。根据《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6年版)》,“年产5万吨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技术和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制品技术开发与生产”为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

2015年6月,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发布《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扩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市场规模”为发展重点。

(2)我国拥有完整产业链和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布消费市场

近年来,我国已是全球玻璃纤维纱第一生产大国,印制电路板第一制造大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全球主要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全球规模较大的电子信息行业的企业大部分都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基地。完整、贯通的产业链可为电子布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持,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原材料采购快捷且运输成本低;另一方面贴近下游客户,销售渠道广阔、响应时间短。

(3)传统终端应用领域众多,新兴终端应用领域层出不穷

电子布终端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消费电子、工业、汽车、通信等众多行业,终端产品种类繁多,数量不计其数,消费基数庞大,这奠定了电子布行业需求基础。伴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电子布行业带来旺盛且庞大的消费需求。

未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电子、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电子布终端应用领域,原有行业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延伸,新兴电子产品将不断涌现,电子布尤其高端电子布产品的用途和市场不断扩展,其重要性还将进一步提高。

2、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1)电子布产品结构不合理

根据《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尽管我国玻璃纤维与复合材料产量世界第一,但除少数领先企业外大多数公司缺少核心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弱,产品结构单一,产品主要以低端厚布为主,辅以少量薄布,而低端厚布性能较低、产品附加值低。

(2)高端电子布所需原材料依靠进口

不同厚度的电子布的原材料为不同粗细的电子纱,而高端的极薄电子布的主要原材料为极细纱,生产极细纱所需生产及设备技术含量较高。受制于核心技术缺少和研发水平相对落后,国内原材料厂商一般提供的是粗纱和一定规模的细纱,而极细纱在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够生产,目前主要依靠向日本、美国等原材料厂商进口,若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则会影响电子布厂商的原材料保障能力。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