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力电池龙头负极材料,需求升级与海外供应带来产品差异化

阅读:

 

 

1、展望动力:需求升级与海外供应带来产品差异化

国内动力电池龙头负极材料产品偏中低端,且长期面临降价压力消费类负极的竞争能否推演至动力类市场,还需判断消费类的产品差异化与持续迭代在动力类市场能否延续;

观察动力类负极需求来看,我们发现目前国内龙头动力电池厂所采购的负极材料在定价上偏中低端(比亚迪核心供应商翔丰华2018年供货价在4.3万元/吨,宁德时代主要供应商凯金能源2018年整体均价3.75万元/吨);

同时,动力类市场面临成本不断下降的压力,也给动力类负极带来价格压力,历史上除2017Q3因负极原材料与代工成本上涨带来涨价外,其余阶段均处于均价下行的过程中,负极企业面临一定的降本压力。

过去终端需求偏低端以及动力电池追求高容量导致对负极品质要求不高国内动力类负极市场呈现产品偏中低端,对负极品质要求不高,导致负极供应相对同质化而面临价格压力;

首先,国内动力电池需求最早由商用车铁锂带动增长,2017年切换为小微型乘用车需求主导,上述两类应用场景对动力电池品质的要求不高,故所应用的负极材料整体上也偏中低端;

其次,动力电池过去的核心矛盾是容量有限影响新能源车的续航水平,电池的容量性能更多由正极材料决定,而负极所影响的循环、倍率性能过去暂时不是需求的痛点,故对于负极产品的要求也相对同质化。

展望未来:长循环与快充需求释放,负极技术迭代有望开启伴随产业趋势的演进,对动力电池综合性能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在纯电动车续航能够达到400km甚至500km以上的背景下,终端开始关注到动力电池循环寿命、充电倍率等痛点。

负极材料很大程度上影响的动力电池的循环、倍率性能,核心原因在于负极的层状结构在充放电时易于膨胀,影响锂电池循环寿命;且负极材料各向异性,限制锂离子的自由扩散,进而影响倍率性能;高镍化也将抬升负极材料综合性能的要求。可以说,负极已逐步成为锂电池技术进步的痛点,产品技术迭代有望快速开启。

除了产品性能要求升级外,下游客户结构的变化也将带来供应链的重塑;

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以自主品牌为主导,伴随海外车企巨头电动车战略的不断落地,国内合资品牌以及海外市场有望迎来爆发,海外车企供应链认证壁垒较高,体现为认证周期长,车企直接对材料进行二级认证,以及考量企业综合实力等,这将提高负极材料供应壁垒和产品的差异化要求;

从隔膜、电解液中也可以看出,供应海外的产品价格更高、盈利更好;海外供应链将有利于动力负极高端化。

2、趋势判断:高端动力产品预计将延续高壁垒、差异化

基于对未来动力类负极循环、倍率性能迭代趋势的判断,以及海外供应链带来的壁垒提升,我们认为未来动力类负极也将出现分层,高性能、差异化的需求将出现且占比逐步提升;

高端负极仍具备明显的技术壁垒,体现在对于原材料甄选、包覆配方、石墨化方案设计、工序设计等诸多Know-How,从人造石墨企业的成本结构也可印证,产品偏高端的负极企业与偏中低端的成本结构差异巨大;

负极材料性能指标较多,针对单一性能作出的优化往往牺牲其他性能,而对于龙头而言,可以实现整体性能的提升,例如江西紫宸的各向同性化技术与表面微胶囊化改性技术均是公司实现产品差异化的壁垒之一。

3、趋势判断:中低端产品仍有价格压力,产能布局及技术降本是关键

诚然,动力类负极整体性能要求低于消费类(消费类降本压力小,能够接受更高端的材料),因此动力市场中低端产品的价格竞争或也是龙头负极企业所不可避免的。

我们认为未来在中端负极市场存在价格压力,但格局上仍将趋于集中:1)负极行业过去是轻资产模式,甚至于将部分环节外协以提高资产周转率,但动力产品出于降本的考虑,扩大规模提升规模效应以及纵向布局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将提升动力负极的资金壁垒;2)负极的降本路径中,原材料的甄选和收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取决于企业对于原材料加工与控制能力,同样存在技术壁垒,头部企业仍具备优势。

 

标签: 动力电池龙头负极材料产品差异化

相关阅读